陶与权宅观张于正山水图

陶翁画图眼见稀,自言爱之重珠玑。

清晨挂向草堂上,已觉几案生烟霏。

苍梧云深众鬼泣,笠泽雨重群龙归。

崖深谷黝望不极,独有黄鹄摩空飞。

飞来潭上啄丹实,牵动百尺藤萝衣。

藤萝飘萧露石角,林西更见幽人扉。

幽人长年不出户,薇蕨短小身常饥。

嗟嗟此是谁氏笔,张君吾友精天机。

君家祖父尽卿相,门户贵显中衰微。

读书学古有至行,粉墨特用相娱嬉。

忆昔东城饮春酒,汪家林木含春晖。

当时挥洒每见及,破屋往往增光辉。

自从丧乱尽失去,至今梦寐犹依依。

偶来此处见此本,欲去不忍徒歔欷。

行当买船秋浦上,请君同作钓鱼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袁凯的《陶与权宅观张于正山水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诗人以陶渊明的视角欣赏一幅山水画,感叹画中的艺术价值。他赞赏画师张于正的技艺,认为画中景象如亲眼所见般稀有,清晨挂起的画面仿佛能生出烟雾,营造出深远的意境。画面中的苍梧、笠泽等地带有神秘色彩,深谷幽潭令人向往,而黄鹄飞翔增添了生动气息。

诗人接着描述画中人物,幽居山林的隐士生活简朴,暗示画中蕴含着淡泊名利的高洁情操。他感慨画作曾给亲友带来欢乐,但在战乱后已难觅踪迹,如今重睹旧作,心中充满惋惜和怀念。最后,诗人决定买舟秋浦,邀请友人一同赏画,共享垂钓的乐趣,表达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画作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83)

袁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 字:景文
  • 号:海叟
  • 籍贯: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
  • 生卒年:1370

相关古诗词

王若水为画秋江众禽图

钱唐王宰心思长,欲与造化争毫芒。

下笔百鸟相趋跄,前身岂是孤凤凰。

江头芙蓉花正开,花下细浪亦萦回。

敔鹅贴贴天际来,雄雌相随气和谐。

一双鸳鸯睡沙尾,野凫翩翩唼菰米。

群鸥争浴故未已,倾落枯荷叶中水。

鹡鸰飞飞多急难,雎鸠意度诚幽闲。

乃知良工有深意,不在丹青形似间。

姑苏台前秋气孤,五羊城下烟疏疏。

此时此景真相似,独少扁舟归钓鱼。

宰也只今成老夫,爱我不辞为此图。

我今亲老无可养,慎勿重添反哺乌。

形式: 古风

送曹生从师

白沙入泥沙自黑,蓬生麻中岂不直。

生子当置邹鲁间,礼义薰陶易成德。

三江雪花没马牛,曹生扣门言远游。

天地苦寒子何往,负笈从师清泖头。

鲁君为儒我所知,规矩进退无差池。

座中弟子十余辈,森森玉立多容仪。

子往拜之听教诲,师严友亲各从类。

一篑为山古所闻,百川与海终相会。

他时还乡拜庭闱,百年门户顿光辉。

里中父老皆称叹,胜似苏家相国归。

形式: 古风

送齐文韶归东阿

江上晴云晴复湿,落絮飞花满原隰。

此时君扣主人门,七尺长身如鹄立。

自言稷下旧诸生,奉命江南宰山邑。

三年仕宦多变故,八口飘零少收拾。

只今零落江海边,终日遑遑但忧悒。

主人闻之不暇沐,握发出户遽延入。

净扫南轩催下榻,更开西第同宴集。

时余挟册依主人,升堂再拜还相揖。

一时爱厚忘尔汝,况肯琐屑论阶级。

朝向春园恣游衍,暮归雪案同温习。

迩来倏忽将五载,岁月荏苒如呼吸。

君居北海我南海,马牛之风岂相及。

偶然相值若弟兄,信是前生有因袭。

今晨忽言归故乡,主人错愕余惊惶。

干戈未息多盗贼,霜露既降无衣裳。

君言狐死尚首丘,况我先陇安能忘。

闻君此语良可伤,欲留不留空断肠。

殷勤劝尔一杯酒,明日思君江水长。

形式: 古风

大醉后率尔三首(其一)

白头儒生何所作,独把尘编海边坐。

上书格君事已晚,杀贼救民力尤懦。

四十无闻五十来,不如牛马空长大。

形式: 古风 押[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