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戒诗》,是明代诗人张弼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复杂情感和自我反省。
首句“年来诗作祟”,点明了诗人多年来被诗歌创作困扰的状态,暗示了诗歌创作给他带来的内心挣扎和矛盾。接着,“努力戒吟哦”一句,表明诗人试图摆脱这种困扰,努力克制自己不再吟咏诗歌,显示出一种强烈的自我控制欲望。
“忽与景相会,其如兴到何”两句,描绘了诗人偶尔在自然景色中获得灵感的情景,但又无奈于创作冲动难以抑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接下来,“水中难按瓠,弦上肯留笴”运用比喻手法,将诗歌创作比作水中难以控制的瓠子和弦上不肯停留的箭矢,形象地表现了创作过程中的不可控性和挑战性。
最后,“挥笔且扫埽,伊谁问华佗”两句,诗人以挥笔扫除杂念的态度,表达了他决心通过创作来治愈内心的困扰,寻求心灵的平静。这里引用华佗的故事,象征着诗人希望通过诗歌创作达到内心的和谐与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复杂情感,以及在追求艺术表达与内心平衡之间的挣扎与探索。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自省,展现了诗人对自我、艺术和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