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寄张愈光(其二)

海裔江湄独倚楼,瑟居匏系又惊秋。

菊花黄处回青眼,枫叶红时对白头。

少日声名追杜甫,暮途鞿绊脱庄周。

九龙尚有临池兴,一雁能忘远札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重寄张愈光(其二)》描绘了诗人身处海边江畔高楼,孤独而深感时光流逝的情景。"瑟居匏系"象征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又惊秋"则表达了对岁月匆匆的感慨。诗人以"菊花黄"和"枫叶红"的秋景为背景,寓言自己虽年华老去,仍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回青眼"和"对白头"形象地展示了这种心境。

"少日声名追杜甫"表明诗人年轻时曾有追慕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抱负,"暮途鞿绊脱庄周"则暗示他历经世事,如今渴望摆脱束缚,追求自由。最后两句"九龙尚有临池兴,一雁能忘远札投"运用典故,表达即使在困境中,诗人也希望能保持高雅情趣,像龙一样仍有临水的雅兴,同时寄希望于远方的朋友,如同孤雁不忘投书传递情谊。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泛莲池晚归

桂枻兰?泛碧漪,芰塍莲荡倒芳卮。

十三雁足传情遍,二八蛾眉度曲迟。

玉树风前人散后,金波水上月明时。

良辰胜会应难续,风雨连宵恼别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丁丑九日

燕台九日罢登临,节物萧条入楚吟。

关塞骅骝迷去路,朔风鸿雁滞归音。

仙游御宿山川远,白露清霜日夜深。

云际侧身愁北望,天涯怀抱可能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中秋禁中对月

汉家台殿号明光,月满秋高夜未央。

银箭金壶催漏水,仙音法曲献《霓裳》。

路车天远鸾声静,宫扇风多雉影凉。

千里可怜同此夕,美人迢递隔西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春夕闻雨坐至晓寄熊南沙

半夜风声似水声,五更春雨遍春城。

被提芳草茸茸暗,镜渚夭花灼灼明。

墙过村醪仍冻蚁,窗临海树已暄莺。

天涯节物催华发,同是怀乡去国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