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运使学士浣花亭

井络西南区,成都号佳丽。

锦城十里外,景物居然异。

傍萦浣花溪,中开布金地。

杜宅岿遗址,任祠载经祀。

自昔岁一游,有亭久摧废。

将期汎舟会,先此留旌骑。

弗基矧肯构,后人莫予嗣。

冠盖或戾止,风雨亡所庇。

我公至之初,行乐徇人意。

柅车集宾组,幕天陈燕器。

苟弗谋高明,胡为革媮敝。

鸠工度材用,奢俭求中制。

举从县官给,下靡秋毫费。

巍然大厦成,甚于折枝易。

藩条息偃暇,时律清和际。

落成及休辰,夙驾忻重诣。

群嬉逐使毂,杂处同蚕市。

栋宇美可观,席筵陈有次。

芳樽既罢撤,綵舲爰登憩。

夹岸布缇帟,中流喧鼓吹。

溯沿烟霭间,禽鸟共翔戏。

都人与士女,叠足连帷被。

弄珠疑汉曲,浮觞均洛禊。

晻晻日将暮,熙熙众皆醉。

恍入武陵源,却返尘寰世。

自是毕遨赏,始复专民事。

农耕士就学,商贩工居肆。

蜀邦生齿繁,衣食良艰匮。

三时急耕播,寸壤无遗弃。

兹焉俾暇逸,所以慰勤瘁。

上赖天子心,慎重坤维寄。

既择迩臣德,来秉诸侯瑞。

且命太史贤,出揽清澄辔。

第务广教育,孜孜布仁惠。

匪图极聚敛,规规奉邦计。

和气斯涵濡,群生皆茂遂。

乃跻富寿域,共乐升平治。

不才备属僚,罔补公家利。

荫宇幸焉依,雅声惭善继。

愿比召南篇,永歌棠蔽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成都的美丽风光以及对浣花亭的重建,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对地方治理的关注。诗人葛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成都的繁华景象,特别是浣花溪畔的美景,以及对杜甫故居的怀念。诗中还提到了对亭子重建的过程,强调了在建设过程中兼顾了奢华与节俭的原则,体现了对公共设施建设和地方文化保护的重视。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地方治理的讨论,表达了对官员应关注教育、民生和地方发展,以及遵循天子的旨意,谨慎处理地方事务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重建后的浣花亭能带来和谐氛围和民众福祉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也是对地方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

葛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程给事知越州

请符又作浙东行,六郡争驱绀弩迎。

环佩声回尧陛远,旌旗光动禹川明。

山烘橘柚香浮席,溪涨菰蒲翠彻城。

人在蓬莱仍昼锦,会稽故事两兼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句(其一)

平地风烟横白鸟,半山云木卷苍藤。

形式: 押[蒸]韵

句(其二)

云埋山麓藏秋雨,叶脱林梢带晚风。

形式: 押[东]韵

九锁山

行尽青峰与碧溪,何须辛苦觅天梯。

九山不锁寻真路,自是人心到后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