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耐公送关介堂原韵(其三)

思鲈宦思如张翰,歌凤狂歌效陆通。

入梦依稀宋野鹿,攀髯恸哭鼎湖龙。

呼天昨日闻仓葛,避地何年访赤松?

多谢声华牛、李党,本来心事不相同。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和耐公送关介堂原韵(其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共鸣。

首联“思鲈宦思如张翰,歌凤狂歌效陆通”,以张翰和陆通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张翰因思念家乡鲈鱼而辞官归隐,陆通则以狂歌表达对世俗的不满,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颔联“入梦依稀宋野鹿,攀髯恸哭鼎湖龙”,通过宋野鹿和鼎湖龙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冲突的思考。宋野鹿象征着逃避现实的隐士形象,而鼎湖龙则可能暗指历史的变迁或某种不可逆转的命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颈联“呼天昨日闻仓葛,避地何年访赤松?”运用了仓颉造字和赤松子隐居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力量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仓颉造字象征着文明的进步,而赤松子则是古代著名的隐士,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智慧与超脱的追求。

尾联“多谢声华牛、李党,本来心事不相同。”以牛、李党为喻,指的是唐代的牛僧孺和李德裕两大政治集团,诗人在此表明自己与这些政治势力的不同立场,强调了自己的独立性和个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典故丰富,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098)

许南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耐公送关介堂原韵(其四)

旧日盈廷卓卓英,而今宇宙不垂名。

风流异代推前辈,经济中华属后生。

剩有家山鲲、鹿恨,聊寻烟水鹭鸥盟!

酒酣忽下伤心泪,独倚阑干涕泗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圆山

卷石呈孤秀,广轮面面圆。

顶天空倚傍,矗地绝牵连。

泽自饶云母,清宜种水仙。

石狮岩咫尺,一勺试廉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寿施耐公六十初度(其一)

碧天如水月如霜,一点奎星作作芒。

名士自天徵骨相,遗民随地见文章。

轮回玉局三生劫,消受金钗十二行。

寄语朝云勤护惜,须知此是鲁灵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寿施耐公六十初度(其二)

海东坛坫今何在,儒雅风流尚有师。

一自乱离情愈挚,况经飘泊迹相随。

是翁矍铄身何健,如我浮沈死尚迟!

一肚皮容桑落酒,大家俱不合时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