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闻雁二首(其一)

岑寂夜将半,一声来枕前。

无风起群籁,有月在中天。

行子梦初断,故乡书未传。

不须闻别鹤,冷涕已潸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深夜寂静将近,一声忽然传来枕边。
无声中万物共鸣,明亮月光照亮半空。
远行人的梦刚被惊醒,家乡的消息还未传来。
无需听到离别的鹤鸣,悲伤的泪水已悄然滑落。

注释

岑寂:形容夜晚非常安静。
声:声音。
枕前:床头。
群籁:各种声音。
中天:天空中央,指月亮高挂。
行子:远行的人。
梦初断:梦刚刚被打断。
故乡书:来自家乡的信件。
未传:还未送到。
别鹤:象征离别或哀伤的鹤鸣。
冷涕:冰冷的眼泪。
潸然:流泪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深人静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的感受。

“岑寂夜将半,一声来枕前”两句,设定了一种深夜的氛围,"岑寂"形容夜晚的静谧,而"一声来枕前"则是突如其来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宁静,这声音可能来源于远方传来的消息或者是诗人内心的声音。

“无风起群籁,有月在中天”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景象。"无风起群籁"描绘出一种自然界微妙的变化,而"有月在中天"则为这静谧的夜色增添了一抹柔和之光。

“行子梦初断,故乡书未传”两句,透露出诗人对家乡深切的思念。"行子"指远方漂泊的人,"梦初断"表明诗人刚从梦中醒来,而梦中的故乡影像仍然清晰;"故乡书未传"则是说尽管渴望得到故乡的消息,但现实中并没有收到任何书信。

“不须闻别鹤,冷涕已潸然”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伤。"不须闻别鹤"意味着即使是那传说中的归雁带来的信息也不需要,因为诗人的泪水已经在无声中流淌,而不是等到听到了别的信号后才落泪。

整首诗通过对夜色、声音、月光和梦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410)

王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三司蔡君谟内翰獐猿芦雁屏二首(其二)

江芦初老渡新鸿,谁把高情托画工。

索索西风尉寒羽,萧萧残日伴疏丛。

渔舟欲下滩声急,谈麈重挥暑气空。

身在计庭归未得,每将秋思入图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三司蔡君谟内翰獐猿芦雁屏二首(其一)

獐猿未省京华见,画笔新传思入神。

绿野春深将戏子,空山月午挂吟身。

只应有梦须怀土,却为无机不避人。

我爱林泉旧时景,常来此处暂相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元参政喜雪

千里同云向夕繁,风迎嘉雪腊前翻。

紫坛转仗回驰道,玉律惊灰入奉元。

半夜桂花飘碧海,先春柳絮扑朱门。

万方巳有丰年号,不惜当筵醉御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和元厚之平羌

诏收新土凤林东,四百年来一战功。

葱岭自横秦塞上,金城还落汉图中。

轻裘坐款无遗策,折箭来庭有旧风。

零雨未濛音已捷,不劳归旅咏周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