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杜甫遣兴五首(其三)

陶潜避俗翁,避俗亦避世。

柴桑乐无闷,自著桃源记。

肩舆命二子,偶顾亦何害。

杜陵忠厚人,个翁乃深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和杜甫遣兴五首(其三)》。诗中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对陶潜避世生活的向往与赞美。陶潜,即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以“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作品闻名,展现了他远离尘嚣、追求自然生活的精神。

诗的前两句“陶潜避俗翁,避俗亦避世”,直接引用了陶渊明的名号,点明了主题,即避世。接着,“柴桑乐无闷,自著桃源记”进一步描绘了陶渊明在柴桑(其家乡)的生活状态,过着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日子,并亲自撰写了《桃花源记》,为后人留下了一个理想化的避世之地。

接下来,“肩舆命二子,偶顾亦何害”则通过陶渊明乘坐轿子,带着两个儿子出游的情景,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重视。即使偶一回顾,也无妨于享受当下的快乐。

最后,“杜陵忠厚人,个翁乃深刺”将话题转向了杜甫,称其为“忠厚人”,并以“个翁”指代陶渊明,暗示杜甫对陶渊明避世精神的深刻理解与共鸣。这里的“深刺”可能指的是杜甫对陶渊明生活方式的认同与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生活态度的描绘与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古代文人避世思想的认同。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杜甫遣兴五首(其四)

贺公雅吴语,老大故乡回。

儿童不相识,问客何处来。

可以喻宦况,浮云何系哉。

山阴泉石佳,浊醪常满杯。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和杜甫遣兴五首(其五)

吾怜孟浩然,盖亦一作者。

君固未已弃,已则觉君舍。

浩荡襄汉间,曲高和者寡。

幸有同心人,清辞誉风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青龙桥

青龙桥北落涨痕,青龙桥西蓊绿原。

黍高稻下皆怒长,暑雨快霁晞朝暾。

交风怀新岂易致,经予旦夕萦愁烦。

年来大田幸有获,酬以慰庆西成间。

即今消息复可冀,还蕲雨旸时寒暄。

形式: 古风

夏日香山(其一)

萝径辟云关,几馀偶趁閒。

来消三伏暑,坐对一房山。

籁度松梢谡,流经涧曲潺。

此时心应适,陡复忆民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