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猷的《层台远眺》,以“层台高构对江潮,海色岚光入望遥”开篇,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首先,诗人通过“层台高构对江潮”,将观景的地点置于一个高处,与江潮相对,营造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接着,“海色岚光入望遥”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大海的颜色和山间的雾气融入眼帘,展现出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
接下来的“谩倚危栏长极目”,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台上,随意地倚靠在栏杆上,长时间地向远处眺望的情景。这里的“谩”字,带有随意之意,似乎在说这种眺望并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地发生。而“长极目”则强调了眺望时间之长,以及视野之远。
最后,“冥鸿千里快云霄”以“冥鸿”(传说中的大雁)为喻,形容远方的景色如同大雁飞翔于广阔的天空之中,既遥远又自由。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景色的赞美,也寄托了他内心对自由和远方的向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远眺图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自由境界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