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灯火高堂夜坐移,情亲应惜报归期。
梅花别路春愁尽,舟到渝东柳暗时。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明亮灯火下,诗人与亲人相聚的情景,强调了亲情的深厚和对离别的不舍。"灯火高堂夜坐移",通过描绘明亮的灯火和长夜的静坐,营造出温馨的家庭氛围。"情亲应惜报归期",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去的亲人李善宝的深深眷恋,希望他能珍惜相聚的时光。
接下来的两句"梅花别路春愁尽,舟到渝东柳暗时",以梅花盛开的春天作为背景,暗示离别之际的感伤。"梅花别路"象征着分别的路途,而"春愁尽"则寓言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自己心中难以排解的愁绪。最后,"舟到渝东柳暗时"进一步描绘了友人乘舟远去,直至渝东之地,沿途只有暗淡的柳色相伴,增添了离别的凄凉之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哀愁,具有鲜明的中国古典诗歌特色。
不详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杨维聪榜进士第二人。授翰林编修。嘉靖初年,“大礼”议起,以忤当权者被贬为湖广佥事,转山东副使督学政。当时,山东无通志,叹道:“周公孔子,百世之师,六经斯文之祖,泰山五岳之宗,此一方文献,而天下古今事备焉,志奚可废。”乃编辑成书。而由此患病去世。他锐志问学,尽览经史百家,为文奥衍宏畅,诗则温醇而典婉,有晋唐之风。著有《少石子集》十三卷等
鸟栖残叶梦回时,月满关山有所思。
无数人家吹玉笛,未应俱是断肠辞。
差参宫树殿东西,树里青山落日低。
回首旌旗犹未定,晚来风起玉河堤。
金羁细马出明光,碧色罗衣锦绣香。
行过玉河三百骑,少年争说李东阳。
满地花阴翡翠凉,半帘红雾水晶香。
黄鹂似惜春无主,啼遍宫门不过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