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斋陈大卿政成之暇蒐讨河渠为乡国长久虑开万世利非君侯其谁属因效一得以广盛心焉

四明瀛海壖,大田沃多稼。

三江纳行潦,九谷偏畏夏。

治水宜讲行,时哉及閒暇。

方当暑如惔,孰谓晴可乍。

十雨非所忧,一暴良已怕。

东有钱湖浸,寒玉渺无价。

西有它山源,盈科通昼夜。

维此两支邑,厥田俱下下。

问之何因尔,水道无所舍。

河伯空望洋,旱魃巧乘罅。

缅思井田规,畎浍分溆汊。

培浚傥高深,怒潮敢雄跨。

官但督赋舆,谁肯趋田驾。

六辅能即功,百泉岂难坝。

愿言均此施,利泽侔造化。

尽复淮南陂,端可侪杜亚。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郑清之所作,题为《可斋陈大卿政成之暇讨河渠为乡国长久虑开万世利非君侯其谁属因效一得以广盛心焉》。诗中,诗人赞扬了陈大卿在政事之余,关注水利建设,以解决当地农业生产中的洪水与干旱问题。他提到四明地区地势低洼,农田易受水患影响,而大卿深思熟虑,计划整治河流,挖掘灌溉渠道,以确保水源充足且稳定。诗人感叹,这样的工程需要有远见和实际行动,而陈大卿正符合这种特质。

诗中还提及了钱湖和它山的水源,以及古代井田制的排水系统,暗示了对传统农业智慧的借鉴。诗人批评了官员们只关注税收而不关心农田的实际需求,呼吁他们积极参与水利建设,造福百姓。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陈大卿开凿河渠工程的赞赏,认为这将带来长久的利益,甚至可以媲美古代名臣杜亚的功绩。

整首诗通过描绘现实问题和理想解决方案,展现了对地方治理者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合理水利设施对于社会繁荣和人民福祉的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收录诗词(351)

郑清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燮,、文叔,别号安晚。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 字:德源
  •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176—1251

相关古诗词

旧冬得蒌蒿数十根植之舍傍今春遂可采撷辄持羾黄堂拙语先之聊发一笑

蒌蒿见录尔雅篇,族谱系出荆楚壖。

居人采撷不论钱,横道?轹如车前。

物有贵贱所遇然,鸡壅豕苓以帝言。

世间何有正味焉,耆芰昌歜性所便。

冰壶先生齑瓮传,敢骄玉食轻膏膻。

天随酷谓杞菊贤,一赋金石声相宣。

玉糁羹芋称苏仙,天上酥酡能比肩。

忆昔客授湘湖偏,乍逢此蒿口流涎。

嚼寒冰玉香满咽,绀滑琉璃鸣贝编。

糅以豚膏软如绵,脆甘丰腻洁且鲜。

天花石耳羞争妍,木鸡退飞山之巅。

笑渠芽蕨成儿拳,岸视槔圃眉宇轩。

七菹五菜谁敢先,独能兄事玉版禅。

一别楚产知几年,孤根朅来植鄞川。

春苗出土含晓烟,援条小摘喜欲癫。

故人千里方言还,调芼酌之双觥船。

枯肠慰满藜苋缘,食芹而美不敢专。

遣送兵厨羞俎笾,喷饭一笑筼筜边。

形式: 古风

正月晦夕梦中作偈觉但记其首两句遂于枕上足之录呈慧上人

是身本虚妄,觅主了无得。

谁知日用间,颠到由六贼。

茫茫前后际,生灭在空色。

贼去主人归,浑家不相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田家

老农喜说田家早,缺月疏星穿木杪。

洗铮燎草作晨炊,麦饭咽甘虫食蓼。

儿牵秧马妇携笠,泥滑不嫌春雨少。

平畴拍拍水连堤,姑恶数声天欲晓。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目眚忌食戏成

生平未省读食经,蟛蜞何事干荀卿。

霜螯带糟老饕赋,素鳞斫鲙晶盘行。

政欲莼鲈饱归兴,肯嫌蛙蛤讥南烹。

谁言厚味多腊毒,坐疑匕箸生戎兵。

缁尘浪欲滓银海,所赖烱烱留元精。

飞蛾扰灯室光暗,很蟆食月天公惊。

我今所患在目睫,口非得罪曹缄铭。

一身百体兼所养,六凿未可分重轻。

讵容贵目乃贱口,无端肠胃甘檗冰。

就令辟谷即仙去,何异馁鼠乘飞翎。

我闻养生先实腹,幸乏明珠买娉婷。

稻鱼粗可足生理,饥梦不到侯门鲭。

更畦菘薤自锄灌,肯与鸡鹜争馀赢。

笑揩双目保亡恙,况无传笔如丘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