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夕

一声早蝉发,数点新萤度。

兰釭耿无烟,筠簟清有露。

未归后房寝,且下前轩步。

斜月入低廊,凉风满高树。

放怀常自适,遇境多成趣。

何法使之然,心中无细故。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翻译

清晨的一声蝉鸣响起,几点新萤火虫飞过。
兰花灯默默地照着,竹席上清冷有露珠。
还没回到内室休息,暂且在前轩廊下漫步。
斜月低垂进走廊,凉风吹满高高的树木。
心怀舒畅常常自得其乐,遇到什么都有趣味。
怎样才能这样呢,只因心中没有琐碎的烦忧。

注释

早蝉:清晨鸣叫的蝉。
新萤:初夏出现的萤火虫。
兰釭:装饰有兰花的灯具,象征高雅。
筠簟:竹编的凉席。
后房:指夫家的内室或妻子的住处。
前轩:前廊或前面的轩窗。
放怀:心情放松,胸怀开阔。
细故:琐碎的事情,小烦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夏夜景象。"一声早蝉发,数点新萤度"直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夜晚环境,其中蝉鸣和萤火虫的出现增添了一种自然与生命力的感觉。

接下来的"兰釭耿无烟,筠簟清有露"则是对室内景象的描写。兰釭指的是香案,筠簟为竹制的床褥。这两句表明诗人所处之地虽为室内,却仍然保持着一种自然清新的状态,没有烟火的污染,只有清凉的露水。

"未归后房寝,且下前轩步"则暗示了诗人的行动,他没有回到后面的卧室休息,而是走到了前面轩辕(古代车前的栏杆)处。这表明诗人可能在享受夜晚的凉风,或许还有更深层次的情感寄托。

"斜月入低廊,凉风满高树"则是对外部环境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斜月和凉风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而高树中满载的凉风,则让人感觉到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两句"放怀常自适,遇境多成趣。何法使之然,心中无细故"则是诗人的感慨。他表达了一种豁达的心态,似乎在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心态平和,就能找到快乐和兴趣。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他内心深处的自在与超然。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夜晚生活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领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闲乐

坐安卧稳舆平肩,倚杖披衫绕四边。

空腹三杯卯后酒,曲肱一觉醉中眠。

更无忙苦吟闲乐,恐是人间自在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闲吟

贫穷汲汲求衣食,富贵营营役心力。

人生不富即贫穷,光阴易过闲难得。

我今幸在穷富间,虽在朝廷不入山。

看雪寻花玩风月,洛阳城里七年闲。

形式: 古风

闲坐看书贻诸少年

雨砌长寒芜,风庭落秋果。

窗间有闲叟,尽日看书坐。

书中见往事,历历知福祸。

多取终厚亡,疾驱必先堕。

劝君少干名,名为锢身锁。

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

我心知已久,吾道无不可。

所以雀罗门,不能寂寞我。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闲居

深闭竹间扉,静埽松下地。

独啸晚风前,何人知此意。

看山尽日坐,枕帙移时睡。

谁能从我游,使君心无事。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