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管晏商斯几揣摩,尽誇掌上有山河。
当身成就凭君问,孰与颜曾孔孟多。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不解算》系列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以管仲、晏婴、商鞅和孔子、颜回、曾参、孟子等历史人物为典故,进行了一番深刻的比较和反思。
首先,诗人提到管晏商斯几位古代贤能之士,他们在政治和治国方面有着卓越的才能,被赞誉为“掌上有山河”,象征着他们对国家的掌控力和影响力。然而,诗人接着提出疑问:“当身成就凭君问”,意思是说,他们的成就究竟如何,需要后人来评价和询问。
最后,诗人将这些人物与颜回、曾参、孟子等儒家圣贤相提并论,询问在道德修养和个人德行上,他们是否能与这些儒家大师相比肩,暗示了对道德品质的重视程度。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提问,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功绩和道德典范的深沉思考,体现了宋末元初时期知识分子对于治国理政和个人品行的双重追求。
不详
算来未必得卢枭,不算其如四壁萧。
大道广居天与伍,肯将前箸乱箪瓢。
孔桑祗是秽尘编,刘晏空誇马上鞭。
六合分明长策里,不知刘项入关年。
生如蝼蚁事如麻,有菜无盐是几家。
无限容光通照处,良晨莫遣片云遮。
秋天连夕卷烟云,似为蓬蒿有滞人。
驷马高车无梦想,中秋但借一冰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