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后二夜独坐

不须把酒问青天,秋色平分恨稍偏。

已觉初昏星渐密,难教既望月长圆。

诗中蟋蟀依床下,江上芙蓉到槛前。

更有桂花香可挹,虚堂独坐未成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过后二夜的独坐之感,充满了深沉的秋意与淡淡的哀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联“不须把酒问青天,秋色平分恨稍偏”,开篇即点明心境,似乎在说无需借酒浇愁,因为秋天的景色本身就蕴含着几分哀愁。这里的“平分”二字,既指秋色均匀地铺展,也暗含了情感的微妙变化,仿佛是秋天的色彩加重了心中的愁绪。

颔联“已觉初昏星渐密,难教既望月长圆”,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随着天色渐暗,星星开始密集,月亮虽未完全亏缺,但“长圆”的描述中透露出一丝遗憾和无奈。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颈联“诗中蟋蟀依床下,江上芙蓉到槛前”,转而描写室内与室外的景物。蟋蟀的鸣叫与窗外的芙蓉花,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角度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循环。室内与室外的对比,或许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外界环境的喧嚣,或是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

尾联“更有桂花香可挹,虚堂独坐未成眠”,以桂花的香气作为收束,不仅为诗歌增添了一抹温馨的气息,也暗示了诗人虽然独自一人,但内心并未完全陷入孤独。桂花的香气可以“挹”,意味着诗人愿意沉浸在这份自然的馈赠之中,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自我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中秋后夜晚的独特感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处的探索。

收录诗词(271)

吴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宿启南宅风雨大作

宾筵灯烛对清光,更许扁舟系岸傍。

众窍尽号风在野,旧痕犹记水侵墙。

草堂突兀春星暗,柳市回环海浪长。

天意莫言能殢客,老年难自别西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玉汝报恩寺访旧盖尝同寓文僧房今三十二年矣

步屐重临塔影边,禅房深处袅香烟。

金陵黄气惟当代,兰若清氛似往年。

花石映门幽径侧,竹林围屋古台前。

旧游零落多诗思,莫怪摩挲为怅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偶有客言以老态从上为寿徵戏成绝

白尽髭须正不愁,吟诗撚断更风流。

从今越把诗吟苦,索性还教白到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咏南内新柳(其一)

节近清明杨柳新,玉河桥畔少车尘。

都门送别应无数,不许临岐折赠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