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文准的《自赞(其三)》,诗人以自我反省和对佛教理念的阐述为主题。首句“我已是妄”表达了诗人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可能存在偏差或虚幻的一面,接着“尔更妄写”则指出他人对这种虚妄的描绘可能更加偏离真实。诗人认为要传达真实的自我,必须超越表象,消除见闻带来的局限,即“须泯见闻”。
“声色不碍”强调去除对外在形式(如语言、形象)的执着,因为这些都可能成为认识的障碍。最后,“相似十分”则表达出诗人追求与真理相契合的理想状态,即使外在表现与内在真实高度相似,也仍未达到完全的契合。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禅宗的修行观念,通过自我批判和对虚妄的理解,引导读者思考如何通过内心的净化和超越,达到与真实合一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