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寺庙中休养、闲适的生活场景。首句“期君物外踪,解牿暂相从”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友人一同远离尘世的喧嚣,暂时放下世俗的束缚,寻求心灵的宁静。接下来,“檐际飞轻霭,城隅见远峰”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寺庙周围清幽的环境,轻盈的雾气在屋檐间飘荡,远处的山峰隐约可见,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行唫循软草,趺坐荫长松”则进一步描绘了友人与诗人在草地上漫步,或是在松树下盘膝而坐的情景,体现了他们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最后,“已是如愚者,何须谷口逢”两句以“如愚者”自比,表达了诗人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无需再寻找其他途径来达到这种状态,暗示了他们对当前生活的高度满意和自我满足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寺庙中寻求心灵宁静、享受简单生活的情境,充满了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哲学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