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夫壁上松子歌

吁嗟乎,松子何大奇,不在泰山之巅嵩岳之垂。

乃在王大夫之素壁,其枝干黝纠而离披。

玄冬阴云惨欲黑,石根灵乳常如湿。

槎枒虎爪莫能当,枝柯剑戟森然立。

我素烦心厌炎热,欲坐清风岩下可消歇。

对此不觉洗心魂,冷然饮我一杯雪。

乃知好手专夺神,不独纤毫浓密之濡匀。

若使灵气时能吸,久服或可令轻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王大夫壁上松子歌》由明代诗人韩上桂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壁上松子的独特魅力与诗人对其的深深赞叹。

诗中首先以“吁嗟乎”开篇,表达了对松子的惊奇之情,指出其非凡之处并不在于高山之巅或名山之侧,而是隐藏于王大夫的素壁之上。接着,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松子的形态——枝干黝黑纠结,枝柯如同剑戟般挺立,形象生动,仿佛活物一般。在描述松子的生长环境时,诗人运用“玄冬阴云惨欲黑,石根灵乳常如湿”的句子,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进一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因酷热而烦躁的心境,渴望在清风岩下得到心灵的洗涤和宁静。面对如此之松,诗人仿佛被其洗净心魂,甚至渴望饮取其“雪”,即纯净之水,以求得内心的清凉与平和。最后,诗人感慨道,这松子不仅形美,更蕴含着超凡脱俗的力量,能够吸摄灵气,长久服用或许能使人轻身成仙,体现了对松子神奇力量的深刻认识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松子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展现了壁上松子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其深沉的情感寄托,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哲理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492)

韩上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点兵行

频频听点兵,点兵声满衢。

问渠何所去,去去阴山隅。

阴山逾万里,临行缓斯须。

往年戍海南,今年戍海北。

边圉久用师,致死出微力。

东家往月行不归,但闻短兵初合围。

西家壮男今又发,弱毛黄口新裹发。

顾我萧条一老丁,年过五十发星星。

生归恐已逾老丑,死去便尔填沧溟。

沧溟水深波灭没,处处营头看苦月。

秦皇汉武昔平胡,天阴风雨声呜呜。

形式: 古风

风定示苏汝载

昨夜天风生怒号,搅乱树木声颾颾。

鲸鲵尾击古壁上,馀波灭没鳣鲔逃。

今朝风定涛亦息,大鱼小鱼空濈濈。

枝柯胶扰气未平,枯皮摧裂冻犹涩。

顾我浮生靡根蒂,萍踪漂泊安所系。

奈何与水族争波涛,久念精魂倍惊悸。

形式: 古风

呈观察景醇刘公

平生意气为谁剖,满腹幽怀不出口。

生长荒崖阅岁华,久分栖迟付林薮。

读书颇欲演三车,问字几能窥二酉。

徒掩芸编避蠹鱼,试探石鼓馀蝌蚪。

风骚直起屈宋前,雅颂未甘曹阮后。

乘风破浪思无穷,树德立言心不朽。

虽然水击恣鹏抟,岂知兔脱徒株守。

千金壮技莫屠龙,三岁甫田但存莠。

蠖伸或贾后生谗,雌伏便邀时辈诟。

惭如季子敝貂裘,困似敬通亲井臼。

忧侵岂藉背树萱,病瘠俄惊肘生柳。

金溪王公雅望崇,藻识昔曾逢此叟。

藻才竟许赋三都,雅调独推藏八斗。

合浦光探明月珠,太华鲜摘如船藕。

剑开干莫定雌雄,骏索骅骝遗牝牡。

钻肉欢从付羽毛,洗瘢幸尔捐瑕垢。

屣倒中郎折节恭,樽倾北海忘年友。

别绪将凄面却难,硕德不报颜何厚。

公今奉节佐边猷,白日金章辉紫绶。

论德何妨孔李通,比姻况复王刘旧。

玉贝光华世所珍,黄钟大韵人从扣。

游刃翻知合舞奇,运斤信属成风手。

夙誇炙毂等龙雕,顿惊幼妇析辛受。

精气时令琬琰摇,慨歌直遗风雷吼。

范叔犹怀一饭恩,聂政岂为千金寿。

任将沟断惜牺尊,肯道苏馀厌刍狗。

爱护敢同帐里书,抵掷讵覆家中瓿。

文从羲画究三三,术向齐侯陈九九。

萧瑟谁知庾信愁,支离勿问哀骀丑。

寻常拱把未应无,赤札丹砂惟所有。

葳蕤倘逐凤凰飞,奔趋未失牛马走。

谬矜险语淅矛头,祇效微吟吹剑首。

幽谷寒条久未荣,春来或可吹嘘否。

形式: 古风

少年行

洛阳少年矜颜色,袖里吴钩常拂拭。

骅骝白鼻妆黄金,远映垂杨人叹息。

调笑胡姬入酒垆,手撚朱花得似无。

竟须一掷尽百万,醉歌终日劝提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