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商行

人生不愿万户侯,但愿盐利淮西头。

人生不愿万金宅,但愿盐商千料舶。

大农课盐析秋毫,凡民不敢争锥刀。

盐商本是贱家子,独与王家埒富豪。

亭丁焦头烧海榷,盐商洗手筹运握。

大席一囊三百斤,漕津牛马千蹄角。

司纲改法开新河,盐商添力莫谁何。

大艘钲鼓顺流下,检制孰敢悬官铊。

吁嗟海王不爱宝,夷吾筴之成伯道。

如何后世严立法,祗与盐商成富媪。

鲁中绮,蜀中罗,以盐起家数不多。

只今谁补货殖传,绮罗往往甲州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盐商行》,作者杨维桢是元末明初的诗人。诗中描绘了盐商的生活和地位,以及他们通过盐业积累财富的过程。首句表达了对高官厚禄的不屑,盐商们更倾向于在淮西盐利中寻求财富。他们不愿拥有豪华住宅,而渴望控制大量的盐船贸易,显示出盐商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诗人揭示了盐商与朝廷的关系,大农(官府)严密监管盐税,盐商则小心翼翼地敛财,甚至不惜使用暴力手段。盐商原本出身卑微,却能与王室富豪相提并论。他们操纵着盐的运输,船只载重巨大,连牛马都为之忙碌。随着盐政法规的改革和新河道的开通,盐商的力量进一步增强,无人能撼动其地位。

然而,诗中也暗示了对海王(海神)财富的讽刺,认为盐商的富有并非源于真正的爱宝精神,而是通过权谋手段。诗人感叹,后世法律虽严,却只让盐商成为富翁,而其他行业如纺织业(鲁中绮、蜀中罗)的兴起则相对较少。最后,诗人提出疑问,现今还有谁能填补货殖传中的空白,指出绮罗业在地方上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讽刺和对比的手法,揭示了盐商在社会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结构和权力分配的某些特点。

收录诗词(926)

杨维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字:廉夫
  • 号:铁崖
  • 籍贯:铁笛道
  • 生卒年:1296—1370

相关古诗词

秦刑篇

秦刑悖圣教,其律毒如兵。

大汉解倒悬,文网舒急绳。

朝仪取杂用,千载骂鄙生。

燕石觅玉质,郑调求韶声。

如何良有司,尚欲复秦刑。

形式: 乐府曲辞

聂政篇

齐国壮士侪要离,念母与姊生慈悲。

既而母死姊同尸。

乌乎丈夫一死泰山重,胡为轻付市井儿。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胭脂井

井无水,荒龙椅。不得如,巴马子。

仰天夜见黄姑星,水底喽喽话红鬼。

井中之人不徇死,宫人斜在雷塘趾。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铁面郎,美赵御史也

铁面郎,不愿白玉堂,愿着锦衣裳。

上明天耳目,下见人肝肠。

江南使者欺天隐,黄金车驮实虚牝。

忽焉青天近,天目峰前见秋隼。

父老出郭门,焚香拜使君。

使君天上斗,斟酌元气成冬春。

成冬春,立皇纪,董狐已修三国史,柱下惠文须出理。

江南骢,行且止,万一谗邪塞天耳。

手持尧时屈轶枝,独立殿前言国是。

铁面郎,真御史。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