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月色明如昼,虫声入户多。
狂夫自不归,满地无天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的场景,月色明亮如同白昼,虫鸣声穿窗而入,显得异常清晰。"狂夫自不归"可能隐喻诗人对现实的逃避或是内心的某种渴望没有得到满足,因此不能回归正常生活状态。"满地无天河"则是一种比喻,意味着失去了往日的壮丽景象,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地面,没有了那般辉煌如天河的美好。
诗中的意境显得有些萧索和凄凉,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中理想的精神状态。这样的表达方式既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映照出当时社会的某种现实。
不详
唐代诗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县令,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后入朝为右补阙,不久因避战乱入闽。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斋集诗500首,辑为《申唐诗》3卷。另有《东浮集》9卷,当为入闽后所作。与司空图、方干为诗友。《全唐诗》录存其诗近八十首
银缸照残梦,零泪沾粉臆。
洞房犹自寒,何况关山北。
三月寒食时,日色浓于酒。
落尽墙头花,莺声隔原柳。
蛙声近过社,农事忽已忙。
邻妇饷田归,不见百花芳。
青春未得意,见花却如雠。
路逢白面郎,醉插花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