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能免尧捐瘠,端由稷播艰。
民生频不竞,世故政相关。
穴蚁移楼杪,田蛙产灶间。
丰凶卜檐溜,半月响潺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生活的画面,反映了农业生产的艰辛和自然灾害对农民生计的影响。
“能免尧捐瘠,端由稷播艰”两句表明在古代圣王尧时期,即使是最理想的农业状态,也不能避免天灾带来的困难。这里的“尧”指的是尧帝,是中国上古时期的圣君,而“捐瘠”则形容农作物因灾害而枯萎,“端由稷播艰”强调农业生产的艰辛,稷是一种谷类作物。
“民生频不竞,世故政相关”两句进一步指出农民的生活常常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政策的双重影响。这里的“民生”指的是百姓的生活状况,“频不竞”说明了他们的生活状态经常处于困难之中,而“世故政相关”则揭示了农业生产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密切关系。
“穴蚁移楼杪,田蛙产灶间”两句形象地描述了农田中的生物活动。这里的“穴蚁”是指土壤中挖洞的昆虫,而“移楼杪”则形容它们在土地上移动建造自己的家园;“田蛙”是田野里的青蛙,“产灶间”则是说它们在水稻交错的田地之间繁殖。
“丰凶卜檐溜,半月响潺湲”两句通过对自然现象和时间的描述,反映了农业生产对天气变化的依赖。这里的“丰凶”指的是丰收与凶年,“卜檐溜”则是占卜天气预测是否会有雨水;“半月响潺湲”则形容大雨来临时,天空中云层的变化和雷声的回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宋末元初时期社会的某些面貌,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类命运关系的深刻体会。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江南梅子雨,骚客古今愁。
岂意连年夏,频妨庶事秋。
为鱼民自痛,食肉尔何忧。
衰老那禁得,看天独倚楼。
陆走无非水,楼居并是泥。
褰裳难跋涉,执盖困扶携。
国虑白圭壑,城危智伯堤。
旸乌果安在,转觉漏天低。
波浪冒原田,群鱼不自全。
返常真足怪,行险绝堪怜。
骤作乘时快,遄成失势颠。
儿童拾鳗鳝,争著柳枝穿。
夜半观天象,无星定肯晴。
河流兼市没,船势与楼平。
未杀漂摇意,仍添飒洒声。
人膏饫鱼鳖,真宰忍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