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舞诗

从风回绮袖,映日转花钿。

同情依促柱,共影赴危弦。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舞者在音乐与光影中翩翩起舞的场景,充满了动态美和视觉效果。

首句“从风回绮袖”,形象地展现了舞者随着微风轻摆长袖,如同流动的丝绸,轻盈而优雅。这里的“绮袖”不仅指舞者的衣袖,也象征着舞者身姿的柔美与飘逸。

次句“映日转花钿”,描述的是阳光下舞者头饰(花钿)的闪耀,与舞动的身姿相互映衬,形成一幅光彩夺目的画面。花钿在这里不仅是装饰品,也是舞者身份和美的象征。

第三句“同情依促柱”,表达了舞者与音乐的紧密联系。这里的“促柱”指的是乐器的弦或节拍,暗示舞者的情感和动作与音乐节奏和谐一致,仿佛与音乐融为一体。

最后一句“共影赴危弦”,则进一步强调了舞者与音乐、光影之间的互动。舞者在光影中舞动,其身影随着音乐的旋律变化,仿佛与弦乐的颤动同步,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和艺术的张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舞蹈场景,展现了舞者与音乐、光影之间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体现了南北朝时期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2)

王暕(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顺帝升明元年,卒于梁武帝普通四年,年四十七岁。年数岁,风神警拔,有成人之度。弱冠,选尚淮南长公主,拜驸马都尉,除员外散骑侍郎。天监中,历位吏部尚书,领国子祭酒。家世显贵,与物多隔,不能留心寒素,众谓为刻薄。以左仆射致仕。暴疾卒,谥靖。暕著有文集二十卷,(《隋书志》作二十一卷。此从《两唐书志》)传于世

  • 籍贯:琅邪临沂
  • 生卒年:公元477年—523年

相关古诗词

为王嫡子侍皇太子释尊宴

在昔归运,阻乱弘多。夷山制宇,荡海为家。

风云改族,日月增华。钦圣兹远,怀道兹冲。

践言动俗,果行移风。进往一篑,启或三蒙。

冰实因水,金亦在镕。惟神知化,在物立言。

乐正雅颂,咸被后昆。告奠明祀,观道圣门。

日月不息,师表常尊。

形式: 四言诗

赠王僧孺诗

惟子见知,惟余知子。观行视言,要终犹始。

敬之重之,如兰如芷。形应影随,曩行今止。

百行之首,立人斯著。子之有之,谁毁谁誉。

修名既立,老至何遽。谁其执鞭,吾为子御。

刘略班艺,虞志荀录。伊昔有怀,交相欣勖。

下帷无倦,升高有属。嘉尔晨灯,惜余夜烛。

形式: 四言诗

答刘居士诗

君子之道,亦有其四。高行绝俗,盛德出类。

才同文锦,学非书肆。望之可阶,即之难至。

辍精天理,躔象少微。人与俗异,道与人违。

庭飞熠耀,室满伊威。行无辙迹,理绝心机。

形式: 四言诗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

帝德峻韶夏,王功书颂平。

共贯沿五胜,浊道迈三英。

我皇抚归运,时乘信告成。

一唱华钟石,再抚被丝笙。

黄草归雒木,梯山荐玉荣。

时来浊河变,瑞起温洛清。

物色动宸眷,民豫降皇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