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入我门来

枫叶初丹,苹花渐老,蘅皋谁系扁舟。

故人思我,征棹少淹留。

一尊潋滟西风里,共醉倒、同销万古愁。

况今宵自有,明月照人,逼近中秋。

常爱短李家声,金闺彦士,才高沈谢何刘。

片帆初卷,歌吹是扬州。

此心自难拘形役,恨未能、相从烂熳游。

酒醒时,路遥人远,为我频上高楼。

形式: 词牌: 送入我门来 押[尤]韵

翻译

枫叶开始变红,水蘋逐渐凋零,谁会停泊在香草泽边的小舟。
老朋友想念着我,船儿稍作停留。
在秋风中,我们举杯共饮,试图借酒消解万古的忧愁。
今晚恰逢明月当空,接近中秋佳节。
我常爱那李氏家族的才子佳人,如金闺才女,才华出众,如同沈约、谢朓、何逊、刘孝绰。
小船刚刚扬帆,扬州的歌声乐声四起。
我的心难以被世俗束缚,遗憾不能一同畅游。
酒醒后,路途遥远,远方的人频频登上高楼,仿佛是为了我。

注释

丹:红色。
渐老:逐渐凋零。
蘅皋:香草泽边。
扁舟:小舟。
征棹:远行的船只。
潋滟:液体波动的样子,形容酒液。
沈谢何刘:指古代文人沈约、谢朓、何逊、刘孝绰。
片帆:一片帆布。
烂熳游:无拘无束的畅游。
高楼:高大的建筑物。

鉴赏

这首宋词《送入我门来》是晁端礼所作,以秋景和离别之情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相聚的渴望。首句“枫叶初丹,苹花渐老,蘅皋谁系扁舟”描绘了深秋时节,枫叶转红,水草凋零,扁舟无人系留的寂寥景象,暗示了友人即将离去。接着,“故人思我,征棹少淹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彼此友情的珍视。

“一尊潋滟西风里,共醉倒、同销万古愁”写诗人与友人在西风中举杯共饮,试图借酒消愁,希望能暂时忘却离别的忧伤。“况今宵自有,明月照人,逼近中秋”则点出时近中秋,月圆人未圆,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氛围。

下片转向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常爱短李家声,金闺彦士,才高沈谢何刘”,将友人比作才子,与沈约、谢朓、何逊、刘孝绰等杰出文人相提并论。然而,“片帆初卷,歌吹是扬州”又暗示友人已启程,留下扬州的繁华歌吹作为别后的回忆。

最后,“此心自难拘形役,恨未能、相从烂熳游”表达了诗人无法随友人而去的遗憾,只能在酒醒后独自登楼眺望,寄托思念。“路遥人远,为我频上高楼”以想象的手法,设想友人也会因思念而频频登高望远,深化了离别的感伤。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秋景和离别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无尽的思念。

收录诗词(137)

晁端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一作元礼。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

  • 字:次膺
  • 籍贯: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46~1113

相关古诗词

行香子

别恨绵绵。屈指三年。再相逢、情分依然。

君初霜鬓,我已华颠。况其间有,多少恨,不堪言。

小庭幽槛,菊蕊阑斑。近清宵、月已婵娟。

莫思身外,且斗樽前。愿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西江月(其二)

洛浦神仙流品,姑山冰雪肌肤。谁家池馆雨晴初。

肠断风标白鹭。国艳枉教无语,玉颜不待施朱。

采菱人散夜蟾孤。冷落西溪风露。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一)

去路湘桃破萼,归时乳燕巢梁。不成一事又还乡。

也是经春游荡。香炉重燃鸂鶒,罗衾再拂鸳鸯。

今宵应解话愁肠。指点尘生绣帐。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吴音子

细想当初事,又非是、取次相知。一年来、觑著尚迟。

疑□时、敢共些儿。

似恁秤停期克了,便一成望不相离。

却何期、恩情陡变,中路分飞。

都缘我自心肠软,润就得、转转娇痴。

如今未中再偎随。

选不甚,且从待他疏狂心性,足变堆垛,更吃禁持。

管取你回心,却有投奔人时。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