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中秋酌月方罢城西忽报寇警当夜移书请兵于时引烛挥毫与杯酒共为淋漓一段意气不觉自雄偶忆其事诗以记之

邹峄城边战骨高,血腥染月黯平濠。

偏当胜日闻传警,不放清尊有佩刀。

谈笑凭将吞贼垒,缄书飞去代龙韬。

整閒应愧围棋墅,痛哭筹兵气自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明朝将领在中秋之夜,面对突然的敌情,迅速组织兵力,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精神。诗中充满了紧张与决绝的气息,展现了古代战争中的紧张局势和将领的果敢决策。

首句“邹峄城边战骨高”,开篇即以邹峄城的历史背景引入,暗示了战场的残酷与历史的沉重。接着,“血腥染月黯平濠”一句,通过“血腥”与“黯淡”的月色,形象地描绘了战场的惨烈景象,同时也渲染了氛围的压抑与悲壮。

“偏当胜日闻传警”一句转折,点明了即使在看似胜利的时刻,也未能放松警惕,而是立即响应警报,体现了将领的高度警觉性和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不放清尊有佩刀”则表达了即使在庆祝胜利的宴会上,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的决心,展现了军人的使命感和牺牲精神。

“谈笑凭将吞贼垒,缄书飞去代龙韬”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将领的智勇双全。在轻松的谈笑声中,他凭借智慧和勇气,计划攻占敌人的据点;同时,他迅速派遣信使,请求增援,展现了军事指挥的高效与果断。

“整閒应愧围棋墅,痛哭筹兵气自豪”最后两句,对比了将领在战场上的英勇与在和平时期可能的闲适生活,以及他对军事事务的专注与自豪。这一对比不仅凸显了将领的多面性,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对战争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刻画了一位明朝将领在面对紧急军情时的冷静应对、勇敢决策和高度责任感,展现了古代战争中的紧张与激烈,以及将领个人的英雄主义精神。

收录诗词(364)

范景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雪霁月夜同刘从之斋中尝茶

见晴先已快,得月更添清。

雪后寒光彻,庭空晚意生。

分烟同画看,取影见梅横。

赛茗增新课,敲冰起自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姚孟长过访

夙昔共周旋,生平欣依托。

冰雪濯肝肠,尘喧不能灼。

寥寥神味投,别久伤离索。

闻君自北来,未见意已作。

片帆驻江干,副兹千里约。

夜雨对深灯,清言纷如错。

茫茫百感生,欲语喉间格。

中有不能平,时托于谐谑。

举国坐漏舟,危楫焉所泊。

凭君济代人,余将安丘壑。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看雪

看雪生閒恨,如花但少香。

窗明临薄月,云湿动虚光。

情与听泉近,景因带竹凉。

空庭迷素影,一鹤自轩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刘耳枝过访

久别方思已到门,霜棱满面气清温。

春新酌酒催花节,月过张灯补上元。

非马谭奇堪洗耳,如莺度曲欲销魂。

披来醉墨神飞动,撼壁云涛夜色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