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侄让从军武安

送尔徐州去,秋风几日程。

水通彭子国,山拥楚王城。

虎帐氍毹煖,犀船五两轻。

从军古云乐,今我不胜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陈基为侄儿陈让从军武安而作的送别之作。诗中充满了对侄儿从军的关切与不舍之情。

首联“送尔徐州去,秋风几日程”,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季节,徐州作为目的地,秋风萧瑟,预示着离别的哀愁。几日程则暗示了路途的遥远,增加了离别的感伤氛围。

颔联“水通彭子国,山拥楚王城”描绘了前往徐州的沿途风光,彭子国与楚王城,既展现了地理的辽阔,也蕴含了历史的厚重,使送别的情景更加丰富。

颈联“虎帐氍毹煖,犀船五两轻”转而描写从军的生活场景。虎帐,指军队的营帐;氍毹,暖地的地毯;犀船,坚固的船只;五两,古代量船大小的单位。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从军生活的艰苦与舒适并存,既有战斗的紧张,也有生活的小确幸。

尾联“从军古云乐,今我不胜情”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古时人们认为从军是一种荣耀,充满乐趣,但对诗人而言,面对侄儿即将踏上战场的现实,心中充满了不舍与忧虑。这一对比,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侄儿安全的深深挂念和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侄儿从军的鼓励与期待,又有对离别与战争的忧思,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注。

收录诗词(179)

陈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 字:敬初
  • 籍贯:台州临海(今属浙江)
  • 生卒年:1314-1370

相关古诗词

次韵钱伯行白芙蓉

帝子西游太液池,一杯秋露为君持。

空令越女羞容貌,不与唐昌共本支。

娅姹最怜无语处,风流全在半开时。

自移长信宫中去,学得班娘淡画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娄江即事简郭羲仲瞿惠夫秦文仲陆良贵兼寄顾草堂

娄江江上楼居好,沧海海头城邑新。

蛮郎打鼓争起柂,鲛客捧珠来售人。

风灯照人不数点,霜月涌波才一轮。

人生会合岂易得,看剑引杯宁厌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怀彦成

沙棠为桨木兰桡,别后令人瘦沈腰。

采蕺暂归灵越去,栽桃重赴武陵邀。

醉乘莲叶春波阔,梦落檐花夜雨飘。

犹记共游鸣玉洞,满山明月共吹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寄玉山

我爱玉山佳树林,草堂终岁有馀阴。

巢安翡翠春云煖,窗护芭蕉夜雨深。

宝篆焚香留睡鸭,綵笺行墨写来禽。

万竿修竹休教洗,日日平安报好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