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绝句(其二十七)

仁体从来大似天,事之方见失于偏。

是何尧舜有为病,一或容心便不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人的仁爱之心自古以来就宏大如天,
但在处理事情时,如果过于偏向就会失去公正。

注释

仁体:指人的仁爱之心,宽广博大的胸怀。
从来:自古以来。
大似天:像天空一样广大。
事之:处理事情。
方见:才显现。
失于偏:因为偏向而失去平衡。
是何:这是什么。
尧舜:古代贤明君主,象征完美的道德楷模。
有为病:过分的作为或干预。
一或:一旦。
容心:心中容纳,考虑。
便不然:就不再如此公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名为《论语绝句(其二十七)》。诗人通过这短短四行文字,表达了对仁德高尚理念的追求与思考。

"仁体从来大似天"这一句,用以形容仁的品质和胸怀之广阔,如同自然界中无所不包的大天空。接着的"事之方见失于偏"则指出在处理具体事件时,往往因为局限而无法做到全面周到。

然后诗人提及古代圣君尧舜,暗示即便是历史上的贤君,也难免犯错,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不足。最后一句"一或容心便不然"表达了只要内心有所保留、有所偏向,那么就不能达到真正的仁德。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古圣贤者的引用和对理想境界的设想,强调了追求完美仁德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行动中保持公正无私的难度。张九成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道德修养的深刻理解和高尚追求。

收录诗词(271)

张九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论语绝句(其二十六)

子思曾发用中机,此道须臾不可离。

率性自然难损益,要之何虑亦何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论语绝句(其二十五)

未识机锋莫浪猜,行藏吾只许颜回。

苟能用我吾何慊,不惜因渠也一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论语绝句(其二十四)

仁智从来不可分,动中机向静中存。

自然形体难增损,不要犹添斧凿痕。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论语绝句(其二十三)

算来此亦是寻常,不比其他味较长。

孔子弦歌颜子乐,大家相见没商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