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岩柯嫩蕊,过惊雷先坼,野客山僧惯能摘。

筠炉浅、焙缶器重封,初开处,无限早春香色。

年时西苑往,赐出头纲,小院宵凉共煎吃。

退隐傍江村,药臼茶铛,人事屏、石泉频汲。

叹荏苒、年光又尝新,渐蝶粉、穿篱燕泥黏席。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鉴赏

这首《洞仙歌》由清代诗人高士奇所作,描绘了春季采摘茶叶的场景,以及茶叶从采摘到品尝的过程,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首句“岩柯嫩蕊,过惊雷先坼”,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山间嫩芽在春雷的催促下破土而出的情景,展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野客山僧惯能摘”一句,点明了采茶人的身份,他们与自然和谐共生,对茶叶的采摘有着深厚的理解和熟练的技艺。

“筠炉浅、焙缶器重封,初开处,无限早春香色。”这里描述了茶叶加工的过程,使用竹制的炉子和特殊的容器进行烘焙,封存香气,使得茶叶在初开时就散发出浓郁的春日香气。这种精细的工艺体现了古人对茶叶品质的追求。

“年时西苑往,赐出头纲,小院宵凉共煎吃。”这一句通过回忆过去在皇家西苑的茶事,展现了茶叶作为贡品的尊贵地位,同时也描绘了人们在凉爽的夜晚共同品尝茶叶的美好场景,体现了茶文化的社交功能。

“退隐傍江村,药臼茶铛,人事屏、石泉频汲。”这几句描绘了隐居生活中的茶事,远离尘嚣,与自然为伴,使用石臼捣药、茶铛煮茶,日常生活中充满了自然的元素,体现了茶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最后,“叹荏苒、年光又尝新,渐蝶粉、穿篱燕泥黏席。”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每年的新茶品尝都是一次对时间的见证。蝴蝶飞舞,燕子筑巢,这些自然界的细微变化,都成为了茶桌上的一抹生动色彩,增添了生活的趣味。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茶叶从生长到品尝的全过程,还融入了自然、生活、文化等多个层面的思考,展现了中国茶文化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收录诗词(104)

高士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河传

草色,深碧,似眉峰,花落添些碎红。

踏青时节和雨浓,茸茸,裙腰一抹风。

敛翅春寒怜褪粉,栖未稳,飞去撩丛鬓。

蹴芳尘,待香轮,如茵,赚他扑蝶人。

形式: 词牌: 河传

眉妩

渐杨花如絮,杏叶成阴,春去倩谁羁。

绾病里愁春,去伤心,问今朝天气凉暖。

小楼曲院,听晓莺、墙外低啭。

更闻道,百草千花尽,幸红药开晚。空忆南汀北堰。

奈病魔无赖,朝朝增叹。

难忘烟霞兴,湖山上、风月须我批判。

画裙团扇,记断魂、旧游陈案。

又愁似悠悠,江水绿境频换。

形式: 词牌: 眉妩

聒龙谣

色夺柴磁,形摹腰鼓,惯贮狸奴鱼饭。

官样分明,溯靖康年远。

恁时伴、小石戎葵,对捕雀,画图悽惋。

倩勾留、傍舍乌圆,几度暗偷眼。

宫娃弄,尽消闲,想敲取钗凤,绛唇低唤。

飘流江左,甚千缗难换。

笑吴侬、聘得吴监,空费尽、吟窗笺管。

莫谩夸、汉苑秦台,玉环金碗。

形式: 词牌: 聒龙谣

疏影

瀛山老屋,有古柯繁蕊,当夏芬郁。

懊恼花开,虚度今年,春华不驻轮辐。

闲身得遂园林愿,又苦被、沈痾拘束。

想插天、几树垂垂,点缀小山岩谷。

隔水问行望远,俄惊半壁里,堆紫攒绿。

晓散馀霞,气候清和,步障如张西蜀。

恐他片片随流去,早画出、生绡横幅。

倘有人、问迹探奇,不用更拖筇竹。

形式: 词牌: 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