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中秋》,作者是明代诗人石沆。诗中描绘了江村中秋之夜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惬意。首句“江村此夕意如何”,以询问开篇,引发读者对诗人心境的好奇。接下来,“道是桥平水不波”描绘了水面平静如镜,桥影倒映的静谧画面。
“仿佛空中倚楼阁,分明镜里现山河”运用比喻,将月光下的景色比作空中楼阁和明镜中的山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中秋月夜的明亮与清晰。诗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悠然自得。
“当筵自对贤人酒,得意闲吟孺子歌”则写诗人独自品酒,吟唱童谣,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雅兴和满足感。最后两句“明月若教陪尽夜,只拚清露湿渔蓑”,诗人愿与明月共度长夜,即使清露打湿渔夫的蓑衣也在所不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留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中秋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