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图

危峰东南来,气势何磅礴。

下有幽人居,投情在丘壑。

山云檐下宿,瀑布空中落。

境静神自舒,地偏心亦乐。

野桥带行客,孤琴引双鹤。

日夕候相过,烟霞有深约。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之美。诗人以“危峰”开篇,用“东南来”和“气势何磅礴”勾勒出山峰的雄伟与壮观,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基调。接着,诗人引入“幽居”之人,隐于山林之中,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山云檐下宿,瀑布空中落”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山云与瀑布赋予生命,使画面更加生动活泼。山云仿佛在屋檐下安歇,瀑布则如同从天而降,增添了自然界的动态美。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境静神自舒,地偏心亦乐”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环境的喜爱和内心的愉悦。在远离尘嚣的地方,心灵得到了释放,精神得到了舒展。这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追求,是古代文人墨客常见的情感表达。

“野桥带行客,孤琴引双鹤”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野桥上或许有行人经过,而远处传来悠扬的琴声,吸引着双鹤翩翩起舞。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也寓意着高洁与雅致的生活情趣。

最后,“日夕候相过,烟霞有深约”预示着诗人期待与友人共赏这美景,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这不仅是对友情的渴望,也是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宁静与和谐的追求。它不仅是一幅山水画的诗意描述,更是诗人情感与哲思的体现。

收录诗词(63)

陈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旅次武林期叔刚脩撰不至

寓宇闭幽寂,羁怀转凄其。

况兹梅雨候,值此麦风时。

门登溪上楼,怅望吴天涯。

长风捲潮来,倏忽银山移。

潮水尚有信,我行岂无期。

缅怀同心人,恻然起遐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白塘归隐为莆阳陈维祯赋

陈生小隐读书处,白塘远隔青山墅。

地接沧浪九曲烟,门迎壶翠双峰雨。

寂寂幽栏鸟雀閒,草堂昼掩青松关。

冲朝猿鹤来何事,落日渔樵相与还。

清溪月出弦高调,盘石风来可垂钓。

山鸟声中彭泽吟,海鸥影里苏门啸。

年来为客意都迷,眼前几负沧洲期。

片帆明日武陵去,桃花笑杀归来迟。

形式: 古风

庐山秋瀑歌寄王四秀才

君不见五老芙蓉峰,绝顶邻霄翠万重。

又不见香炉紫烟石,高标照日气千尺。

东南胜槩称绝奇,庐山秀色含碧滋。

半天飞瀑洒云汉,峡龙作雨风雷悲。

仰观气势何盘礴,一道长流喷穹壑。

素崖尽裂丹壁开,白虹乍起银河落。

知君素有江海心,对之不觉清烦襟。

响入百潭秋水去,听如三峡流泉音。

子今西行向何处,秋瀑长吟聊寄汝。

相思得似石上声,倒海随君流不住。

形式: 古风

浯溪夕秀

浯溪山水最奇绝,幽居隐隐依林樾。

片雨晴浮北砌花,双松暝挂西峰月。

董仙茆屋居其间,深林尽日闭松关。

有时相访匆不见,采药云中犹未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