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陈司寇挽诗》由明代诗人边贡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逝者哀悼之情的抒发,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氛围。
首句“野白秋草黄”以秋天的典型景物——白色荒野与黄色秋草的对比,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接着,“颓阳下枯岭”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夕阳西下,山岭显得更加荒凉。
“谁歌蒿里曲,悽绪纷难整。”这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对逝者的哀思,蒿里曲是古代丧葬音乐,这里用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接下来,“矗矗起新坟,素旗飘断云。”描述了墓地的景象,新坟的树立与飘荡在云间的素旗,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哀悼的延续。
“陇下笳箫哀响咽,尚书不归履声绝。”这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笳箫之声在陇下回响,哀伤的旋律仿佛能让人感受到逝者未尽的遗憾与生者的哀痛。尚书,这里可能指的是逝者,其不归之履声已绝,形象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无法挽回的悲伤。
最后,“履声绝,那可招。”表达了对逝者无法再归的无奈与哀痛。“山空石麟死,松柏寒萧萧。”以空山、死石麟、寒松柏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死亡的寂静与永恒,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终将逝去,留下的是无尽的哀思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情的哀悼,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死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