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张昱的《慕云庵》表达了对孝道的深深敬仰和哀思。首句“此庵长与此云期”,写出了庵与云的长久相伴,象征着庵中人对孝道精神的坚守。次句“大孝终身有慕之”直接赞美了这种崇高的孝行,令人景仰。
第三句“杯棬更无重饮日”,以日常生活的细节——不再饮酒,暗示了庵中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第四句“板舆安有再乘时”进一步强调了物是人非,再也无法乘坐板舆(出行工具)的遗憾,表达了对亲人的永久思念。
第五、六句“行天雨绝皆为泪,落日乌啼总是悲”,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出哀伤的氛围,雨水如泪,乌鸦的啼声充满悲凉,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到环境之中。
最后两句“谁刻会稽山下石,悠悠千载白云词”,以会稽山的石刻为载体,寄寓了对孝道精神的永恒铭记,以及对时光流转中孝行流传千载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慕云庵的描绘,展现了对孝道的崇高敬仰和对人生的无尽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