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曹蕴清归庐山

吾宗出西蜀,托迹庐阜岑。

恭礼清虚尊,相与道义深。

别时白日长,忽兹秋云阴。

永怀一笑粲,水云劳我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我们的家族源自西蜀之地,寄身于庐山的崇山峻岭中。
我们恭敬地礼拜清静高远的道,共同探讨深刻的道德伦理。
离别时正值白天漫长,忽然间秋云密布天色阴沉。
永远怀念那一笑的灿烂,山水云雾牵动着我的心。

注释

吾宗:我们的家族。
出:源自。
西蜀:西蜀地区。
托迹:寄身。
庐阜岑:庐山的崇山峻岭。
恭礼:恭敬礼拜。
清虚尊:清静高远的道。
相与:共同。
道义深:深刻的道德伦理。
别时:离别之时。
白日长:白天漫长。
忽兹:忽然。
秋云阴:秋云密布。
永怀:永远怀念。
一笑粲:灿烂的一笑。
水云:山水云雾。
劳我心:牵动我的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送曹蕴清归庐山》。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同宗族友人曹蕴清的深深敬意和深厚的情感。"吾宗出西蜀,托迹庐阜岑",写出了曹蕴清的家族背景和他选择在庐山隐居的生活轨迹,暗示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恭礼清虚尊,相与道义深",表达了诗人对曹蕴清高尚品德和道义追求的赞扬。

"别时白日长,忽兹秋云阴",通过描绘分别时的自然景象,寓言了时光易逝和友情的珍贵,以及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永怀一笑粲",回忆起与曹蕴清共度的美好时光,笑容灿烂,令人难以忘怀。最后,"水云劳我心",以山水云雾之景象征离愁别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内心的牵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描绘人物和环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送曾谹父还朝十首(其五)

玉霄栏槛冠东州,幻出风烟最上头。

壁月山光入遗爱,此方今已号曾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送凝神张先生还茅山

我家天台玉霄峰,旁临云海空复空。

水光际天接山影,山间楼阁相溟濛。

仙人骑鲸度空碧,步虚声下飘天风。

缨冠葳蕤跨綵翼,子晋凤笙惊盲聋。

半夜电雷动岩壑,一坛松桧知仙公。

别来放迹入朝市,但觉尘土填心胸。

猿惊鹤怨愧昏旦,竹露萝月徒葱茏。

君庵三茅何冲融,暮春旅寓凡圣同。

同造胜境瞻真踪,弟兄乘云御飞龙。

为时作瑞留从容,但见仙骥顶有红。

凝神坐啸隐万松,粲粲玉齿犹颜童。

佩声促诏朝帝宫,清净为正裨舜聪。

坐乎少广追崆峒,物不疵疠寿域中。

翩然鹤归茅岫东,一篙秋静磨青铜。

他年我亦披蒙茸,草屦瘦藤饥不充,应许下灶为陪从。

形式: 古风

送戴才美郎中出使襄汉

仕宦将相理所当,致君泽民则为良。

窃窃苟作儿女语,纷纷徒在鹓鹭行。

惟君英槩吞七泽,早以闳略走黠羌。

天子神圣熟姓字,临遣亟自尚书郎。

密奉畴咨持玉节,荆襄将漕观施设。

小摅胸次浩不极,一辟土疆包有截。

江南梅开欲飞雪,老境何堪与君别。

可伫促召黄金阙,为贺收功在三杰。

形式: 古风

选上人素履精修仆先识于崇信岑寂之时重来见之作诗为赠

我初游赤城,松竹空函丈。

师时奉诸佛,略不乏供养。

兹游再见之,谈笑益夷旷。

横披慰老眼,罂粟煎夜饷。

不以三生缘,遂作一指想。

新蕉展时雨,风銮鸣昼讲。

勉旃自爱重,公才定龙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