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痴绝庐陵不保身,忽从妇口议天伦。
鸾台凤阁须眉者,谁识当时有内人。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宋褧所作的《书宜都内人传后(其一)》中的一句。诗中通过"痴绝庐陵不保身",描绘了一个女子命运的悲剧,暗示她因痴情而遭遇不幸。"忽从妇口议天伦"则揭示了她在逆境中仍试图维护伦理亲情,表现出她的坚韧与智慧。接下来的"鸾台凤阁须眉者"暗指那些高官显贵,讽刺他们可能并未真正理解或关心这位女性的才华和付出。最后一句"谁识当时有内人"则是对社会忽视女性价值的深刻控诉,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内人的同情和敬佩。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讽刺的笔触,展现了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对封建社会性别歧视的批判。
不详
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绣帷春色久徘徊,檀机傍边说祸胎。
一笑诗人漫怀古,梦中曾见内人来。
飞仙堂前深草青,葵花榴花红重轻。
幽鸟飞来弱枝动,泓泓残雨夕阳明。
七真殿西开小门,此中南与书司邻。
板扉无人蝴蝶乱,细草幽花三月春。
郑州车过雷■■,□墙桥上人已行。
睡眼羞明窗纸白,惊人又是石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