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严嵩为胡进士出仕东阳县令,并顺便探望其尊父,即佥宪大人所作的送别诗。诗中充满了对胡进士前程的美好祝愿与对他的殷切期望。
首句“渡淮津吏识”,描绘了胡进士过淮河时的情景,通过“津吏识”这一细节,既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胡进士的身份和地位。接着,“客似弃繻还”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胡进士比作弃繻(古代士人离家时所佩带的丝带)归乡之人,表达了对胡进士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感慨。
“作宰铜章贵,宁亲綵袖班”两句,赞美胡进士即将担任东阳县令的职位,不仅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提升,更体现了对胡进士孝顺父母的肯定。这里的“綵袖班”可能是指穿着彩色衣袖的官员行列,强调了胡进士在官场中的显赫地位。
“沙明严子濑,花暗婺州山”两句,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胡进士即将赴任之地的美丽景色。“严子濑”和“婺州山”都是地名,前者与严子陵相关,后者则是婺州的著名山脉,通过这些富有文化内涵的地名,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应嗣霜台美,宁劳百里间”两句,表达了对胡进士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这里“霜台”可能指代高官之位,而“宁劳百里间”则表达了对胡进士不必辛苦奔波,能够顺利实现理想,享受仕途之美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展现了对胡进士个人才能的认可,也寄托了对他在仕途上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