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靖节(其一)

木落霜更繁,鸟啼夜方寂。

徘徊不能寐,起行见明月。

达人伤逝波,志士感徂节。

冲怀在潜渊,修轨绝尘绁。

人生大化中,飘萧风底叶。

岂无好容华,百年终变灭。

及时且行乐,无为长太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木落霜更繁”描绘了落叶满地,霜气浓重的秋景,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氛围。接着“鸟啼夜方寂”则以鸟鸣反衬夜晚的寂静,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

“徘徊不能寐,起行见明月”两句,诗人因内心思绪万千而难以入眠,起身行走间,抬头望见明亮的月光,月色与心境相互映照,引发更深的思考与情感波动。

接下来,“达人伤逝波,志士感徂节”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达观之人虽能理解生命的循环,但依然会为逝去的时光感到悲伤;志士则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岁月的流逝,激发起强烈的使命感与紧迫感。

“冲怀在潜渊,修轨绝尘绁”则是对心灵深处的追求与向往,比喻心灵如同深邃的深渊,追求纯净与自由,远离世俗的束缚与羁绊。

最后,“人生大化中,飘萧风底叶”将人生比作自然界中的变化,强调生命如同树叶随风飘落,最终归于自然,体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岂无好容华,百年终变灭”指出即使拥有美好的容颜,也无法逃脱时间的侵蚀,生命终将消逝,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无奈与接受。

“及时且行乐,无为长太息”则是对生活的态度,鼓励人们珍惜当下,享受生活,避免无谓的叹息与哀愁,体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探讨了生命的意义、时间的流逝以及人生态度等哲学性问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洞察与感悟。

收录诗词(6)

汪时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陶靖节(其二)

避諠舍幽林,蓬荜日高卧。

开门见青山,相看久逾好。

白云何处来,飞在檐前堕。

淡泊涉世清,意閒尘勿搅。

主静岂无方,此乐不可道。

黄精肥可飧,石泉清可澡。

默默观大运,息心以为宝。

形式: 古风

月夕书怀寄贡待制汪蓉峰程以文

明月出东山,照见西林明。

龙蛇布满地,信步还自惊。

独立数星辰,欲挽银河倾。

一洗人间尘,洒然肝胆清。

不寐抱婵娟,待旦听鸡鸣。

安得同心人,为言此时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种竹

结庐幽谷中,老树高连云。

青山固佳客,不可无此君。

移植当前轩,气槩终出群。

胡床坐月夕,世事从紏纷。

凤鸟日将至,起舞歌重轮。

天风万里来,夜半箫韶鸣。

形式: 古风

汉武帝

天马西来苜蓿堆,五云宫阙是蓬莱。

可怜商鼎盐梅味,不似金茎露一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