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山人沈广汉

禅房白几静无尘,野服黄冠意甚真。

避世全生深得策,闭门谢客亦高人。

忍情断酒非关病,随意收书不计贫。

近约嵩阳陈叔易,趁移丹灶过残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禅房里的白色茶几洁净无尘,身着黄色道袍的我心境非常纯真。
我选择隐居以保全生命,这是深思熟虑后的策略,关门谢客也显现出高尚的人格。
克制情感,戒酒并非因为身体有恙,随意地收集书籍,对贫穷毫不在意。
最近我与嵩阳的陈叔易有了约定,在春天即将结束时,一同迁移丹砂炼丹。

注释

禅房:修行者的居所。
白几:白色的茶几。
静无尘:非常洁净。
野服黄冠:道家的服饰。
避世全生:隐居保全生命。
深得策:深思熟虑的策略。
闭门谢客:关门不见客。
高人:品德高尚的人。
忍情断酒:克制情感,戒酒。
随意收书:随意收藏书籍。
计贫:计较贫穷。
近约:近期约定。
陈叔易:人名。
趁移丹灶:计划迁移炼丹炉。
过残春:度过春天剩余时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高僧的平和生活与超然物外的情操。"禅房白几静无尘,野服黄冠意甚真"表达了他在清净的禅房中,以简单的衣着保持心灵的纯洁与真挚。"避世全生深得策,闭门谢客亦高人"则显示他远离世俗,专注于修行,有着超凡脱俗的智慧。

"忍情断酒非关病,随意收书不计贫"一句,展现了诗中人物对于物欲的超越与对知识的追求,即便是在简朴甚至贫困的情况下也不为所动摇。"近约嵩阳陈叔易,趁移丹灶过残春"则透露出他在山林间结交志同道合之士,与他们一起度过清贫而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隐居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人际关系和精神追求的表达,展示了诗中人物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心境。

收录诗词(180)

晁冲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 字:叔用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
  • 生卒年:1094~1097

相关古诗词

赠江子我子之

江郎淮海秀,经术古同师。

温润无前辈,清新有近诗。

一丘须早计,五斗莫坚辞。

献赋修竿牍,知君定不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避暑普净院

夭矫柏如龙,清幽閟一宫。

庭无御史雨,门有大王风。

今日名天下,群公坐此中。

阿戎相就语,历历见元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积善堂诗

星次朝当赦,龙符夜改元。

忽传优老诏,周及庶臣门。

细札颁殊礼,陪封锡异恩。

大酺堪一笑,束帛不须论。

缅想吾宗盛,恭惟母德尊。

孝忠兼仲子,辞翰竞诸孙。

掖诰金鸾润,宫衣翠翟温。

万钱宾客贺,五色帝王言。

谖草开新夏,蟠桃属旧樽。

曲迎团扇度,舞接綵衣翻。

冰下看鱼尾,霜边见笋根。

英声彤管在,绘事画屏存。

有客依同姓,逢人问故园。

淹留惊伏腊,俛仰愧晨昏。

西望浮云合,巾车拟载奔。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二十一兄生女有诗次韵

金盘满贮华清水,看浴兰芽玉雪容。

自是乃翁怀直道,还为健妇有家风。

树从此日栽成后,酒到他年酿熟中。

剩买嫁资挥百万,不悉婚与贵人通。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