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居士赞

到处毁僧骂佛,知佗有官无官。

善现屡遭呵责,瞿昙也被热谩。

只有文殊不肯,吃气出来理问。

遮汉自知无理,当时口似磉盘。

形式:

翻译

到处都在辱骂僧人和佛陀,不管他们是否有官职。
善现多次受到责难,连瞿昙也遭受了热烈的谩骂。
只有文殊菩萨不肯忍耐,他生气地出来理论。
遮汉自知理亏,当时他的嘴就像大磐石一样沉默不语。

注释

到处:不论何处。
毁僧骂佛:侮辱僧侣和佛陀。
知:知道。
佗:他们。
有官无官:不论是否担任官职。
善现:佛教中的菩萨名。
屡遭:多次遭遇。
呵责:责备。
瞿昙:佛陀的姓氏。
热谩:激烈的辱骂。
文殊:另一位佛教菩萨。
不肯:不愿意。
吃气:忍受怒气。
理问:据理力争。
遮汉:指某人,可能因口才不佳而被讽刺。
自知:自己明白。
无理:理亏。
口似磉盘:形容嘴像磐石一样不开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远所作的《维摩居士赞》中的一节。诗中描绘了一个场景,维摩居士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受到普遍的非议和指责,无论是出家人还是世俗之人,如“到处毁僧骂佛”,对他的行为表示质疑。"知佗有官无官"暗示了人们对维摩居士身份的猜测,不知其是否身居官职。

诗中的“善现”和“瞿昙”可能是其他佛教人物的代称,他们同样遭受了批评和谩骂。然而,维摩居士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态度,他并未直接反驳,而是选择保持沉默,用理智的态度来回应:“只有文殊不肯,吃气出来理问。”这里将维摩居士比作智慧化身文殊菩萨,他不轻易动怒,而是以冷静的智慧来应对。

最后两句“遮汉自知无理,当时口似磉盘”形象地描述了那些指责者虽然气势汹汹,但实际上并无道理,他们的言论就像打翻的木盘(磉盘),声音大但空洞无物。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赞扬了维摩居士的智慧和忍耐,以及对真理的坚守。

收录诗词(312)

释慧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青原下八世,双泉郁禅师法嗣。住鼎州(今湖南常德)德山。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相关古诗词

雪霁长空,迥野飞鸿。段云片片,向西向东。

形式: 偈颂 押[东]韵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天地悬隔。

形式: 偈颂 押[陌]韵

付净彻首座竹篦

竹篦付了复何为,佛祖当头劈面挥。

尺水便能翻逆浪,尽教人荐截流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沈安齐草庵号常牧

尚堕功勋不自由,还同死水卧泥牛。

何如阔进竿头步,撒手悬崖万仞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