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使君参知山东政事二首(其一)

监兵六郡节旄新,元是褰帷第一人。

患难相将兰作佩,生平独立玉为身。

曾消汉士沙中语,更却胡儿碛外尘。

桑梓何因私帝泽,岁星今已在东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名为《送徐使君参知山东政事二首(其一)》。诗中对徐使君的高尚品德与卓越才能进行了高度赞扬。

首句“监兵六郡节旄新”,描绘了徐使君被赋予新的重任,象征着他的权威与责任。接着,“元是褰帷第一人”一句,赞美徐使君在治理地方时,如同帷幕揭开,展现出卓越的领导力和治理能力。

“患难相将兰作佩,生平独立玉为身”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徐使君比作兰花与玉石,强调他在困难面前坚韧不拔,始终保持高洁的品质。兰花象征着高雅与坚韧,玉石则代表纯洁与坚毅。

“曾消汉士沙中语,更却胡儿碛外尘”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徐使君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智慧与勇气,他能化解矛盾,维护边疆安宁,如同消除沙漠中的言语纷争,扫清了边地的尘埃。

最后,“桑梓何因私帝泽,岁星今已在东秦”两句,表达了对徐使君无私奉献精神的敬仰,以及对其未来在山东政事上取得成就的期待。诗句中“桑梓”指家乡,“帝泽”象征帝王的恩泽,“岁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概念,常用来比喻官员的任期或官职,这里暗示徐使君的任期即将开始。

整首诗通过对徐使君个人品质、治国理念及未来期望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高度的评价与深厚的情感。

收录诗词(246)

戚继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字:元敬
  • 号:南塘
  • 籍贯:山东登州

相关古诗词

送徐使君参知山东政事二首(其二)

储胥百万识奇才,东向扶桑岳色开。

潞水片帆看复合,丰城神剑去还来。

离歌忽起山头月,酾酒能忘塞上台?

君下三齐知忆我,朔风吹雁到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奉和司马刘公、中丞杨公过温泉有作(其一)

武帝恩波在眼中,龙飞气色尚茏葱。

清时不减为霖意,沧海遥分浴日功。

碧水浮觞摇夜月,玉虬拖练动秋风。

天私三辅余膏沐,一脉汤汤万古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奉和司马刘公、中丞杨公过温泉有作(其二)

几度临池愧病身,纶巾犹自滞风尘。

三秋经略秦封壮,千载澄清汉泽新。

祗树晴光分障塞,中天爽气动星辰。

左贤已属穹庐部,愿理沧溟旧钓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诸公秋日过访滦上即席奉呈

结驷何期蓟北城,德星忽傍碛沙明。

谈锋独感匡扶志,禄食同衔顾遇情。

三辅桑麻连朔野,万方玉帛拥神京。

秋回战气为山色,醉倚崆峒看洗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