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太清福晋听雪园

篆炉烟冻余香袅,银釭蕊结双花小。

惊风一夜舞琳琅,金井鸦啼天未晓。

太清仙子无俗情,身骑白凤来玉京。

静中观色本无色,空里闻声如有声。

冰心玉质谁堪拟,化身千亿梅花里。

寒宵听雪不知寒,洗尽尘寰筝笛耳。

仙人爱雪兼爱梅,雪花正落梅花开。

梅耶雪耶两清绝,天与异境供仙才。

初如满砌敲琼玉,忽觉打窗闻剥啄。

庭中暗想影飞花,帘外频惊声折竹。

是时万家宵梦阑,绣衾倚暖薰沈檀。

复有华堂列明烛,鸾笙象板听不足。

太清仙人心独清,寒声到耳殊分明。

图名听雪岂无意,欲唤红楼昏梦醒。

纱窗斜受一梳月,冷映梅花清到骨。

遥知碧瓦碎琉璃,不用红炉煨榾柮。

含章殿,聚星堂。雪霙有色梅有香。

梅花争妍雪争洁,静者对之成淡忘。

乃知喧寂本无定,了了雪泥痕可证。

空中仙乐聒耳鸣,此妙不从音响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临驯的《题太清福晋听雪园》描绘了一幅冬夜静谧而清雅的画面。首句“篆炉烟冻余香袅,银釭蕊结双花小”,通过篆炉的余烟和银灯的微光,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接着,“惊风一夜舞琳琅,金井鸦啼天未晓”则以风动琳琅和未晓天色,暗示黎明前的寂静。

诗人笔下的太清仙子形象超凡脱俗,乘凤而来,象征着高洁的品性。她静观万物,听雪无声,仿佛在梅花丛中化身千万,展现出超然的境界。“寒宵听雪不知寒,洗尽尘寰筝笛耳”表达了她在寒冷冬夜中沉浸于自然之美的忘我状态。

下文通过比喻和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雪落梅花的景象,以及听雪园中的各种声音,如琼玉敲击、竹声折断,与华堂明烛、笙歌相伴的世俗热闹形成对比。太清仙子的心境与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她的清静与世间的繁华形成反差,旨在揭示喧嚣与寂静的相对性。

最后,诗人借“空中仙乐”表达听雪园的独特魅力,超越了寻常的视听体验,达到了精神层面的领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

收录诗词(4)

李临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中晚霁

遥峰开晚霁,烟霭尚濛濛。

驿路桃花外,舟樯落照中。

暗愁消旧雨,残醉倚春风。

不觉江波暝,前山夜火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谒张文献祠

相业开元盛,天南俎豆新。

文章推大笔,风度见名臣。

故岭梅花发,荒祠碧草春。

明良终谤讟,千载共伤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重到金陵怃然有作

远望钟山一抹烟,秣陵遗址暮云边。

暂辞鄂渚刚三日,小别秦淮又十年。

千里江波归后梦,六朝风月劫余天。

衰颓再到应难必,细雨篷窗意黯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五君咏(其一)

水部雄且杰,目摄诸曹郎。

京华二十载,郁郁气不扬。

酣饮纵谈辨,泼墨肆颠狂。

黄鹄群雁鹜,大笑傀儡场。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