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的《次韵子颍送别三首(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人生老去的无奈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流露出对古代哲人智慧的敬仰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白发迟闻道”,表达了诗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对世事的理解愈发深刻,但同时也感叹岁月的流逝,似乎在说:“白发已生,听到的道理却越来越晚。”这种感慨中蕴含着对时光易逝的无奈。
接着,“青山且纵狂”一句,诗人以“纵狂”的态度面对青山,似乎是在借山川之景抒发内心的豪情与豁达,即使面对人生的不如意,也要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江风清一曲,树日蔽千章”描绘了一幅江边风清、树木遮蔽阳光的画面,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美好。
“古哲惟文字,天心岂丧亡”两句,诗人将目光投向历史,赞美古代智者的文字,认为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最后,“当忧商订少,暇日一东望”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担心社会事务繁多,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与规划,但在闲暇之时,他仍然会向东眺望,或许是在期待新的开始或寻找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