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伯滋赴西河将幕

上将初分阃,儒官解习兵。

风旗春猎野,雪帐夜归营。

洮水从岷下,祈山入垄平。

知公能载笔,草檄报边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徐贲为友人曾伯滋出征西河所作的送别诗。诗中描绘了曾伯滋以儒官身份转任军事职务的场景,展现了他文武兼备的形象。

首句“上将初分阃”中的“阃”原指军门,此处暗指曾伯滋被任命为高级将领,显示出他的军事职责开始。接着,“儒官解习兵”则强调了曾伯滋虽为文人出身,但已能熟练掌握军事事务,显示出其才能的全面。

“风旗春猎野”描绘了春天出猎的情景,既写出了军旅生活的紧张与活力,也寓含着对友人勇往直前的祝愿。“雪帐夜归营”则通过冬夜归来的画面,表达了对曾伯滋坚韧不拔和纪律严明的期待。

“洮水从岷下,祈山入垄平”两句运用地理意象,暗示了曾伯滋将要行经的地区,洮水和祈山都是边塞之地,展现出广阔而艰难的征程。

最后两句“知公能载笔,草檄报边声”,表达了诗人相信曾伯滋不仅能在战场上指挥若定,也能以文才起草檄文,传达胜利的消息,传达出对友人才华和使命必达的信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曾伯滋的文武双全,并寄予了深厚的祝福和期望,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对于边疆军事将领的敬仰和期许。

收录诗词(640)

徐贲(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朱知事

惆怅官亭酒,如何送客频。

水烟鱼市晚,花气野桥春。

小骑行沙健,轻衫映柳新。

尊前莫催别,明日异乡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人之吴江

垂虹桥下路,此地隔江湖。

沙树应多橘,寒鱼半是鲈。

风将菱唱远,舟带夕阳孤。

离别琴三叠,悲欢酒一壶。

不堪忆君处,烟雨满秋芜。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赋得石井赠虎丘蟾书记

来款生公室,因寻陆羽泉。

虚泓云液静,阴甃土花圆。

竹引归香积,瓶分供法筵。

虎跑晴见迹,龙伏暖浮涎。

锡影孤亭日,茶香小灶烟。

师心如定水,应悟赵州禅。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送张明府

每喜论文久,那堪又送行。

壶深淹别酒,歌短促离程。

水驿孤临渡,寒山半隐城。

潮生知海近,木落见秋清。

明旦车尘下,应看父老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