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澄海楼次韵

凭栏一望天连海,海风来自扶桑外。

长波万顷荡琉璃,鳌断山摧动澎湃。

危楼足下生动摇,目眩倏忽飞洪涛。

云谲波诡浩无际,岑㠂点缀如秋毫。

斗然烟霭众峰失,淼瀰一气晴光溢。

东流直下析木津,南注还归沃焦窟。

絪缊造物初,此源无时无。

始信齐州烟九点,蒙茏八柱青天扶。

浤浤汩汩朝还暮,沧海桑田知几度。

而今试问采珠人,此中果否鲛人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澄海楼所见的壮丽海景。首句"凭栏一望天连海"展现出开阔的视野,海天一色。"海风来自扶桑外"暗指远方的异域风情,增添了神秘感。接下来的诗句通过"长波万顷荡琉璃"和"鳌断山摧动澎湃",描绘出海浪翻滚、气势磅礴的画面。

"危楼足下生动摇"写出了海风吹拂下的楼阁摇曳,"目眩倏忽飞洪涛"则渲染出观者内心的震撼。"云谲波诡浩无际"和"岑㠂点缀如秋毫"运用比喻,描绘海浪与云雾的变幻莫测,犹如秋天的毫毛般细腻。

"斗然烟霭众峰失,淼瀰一气晴光溢"描绘了云雾缭绕中,群峰若隐若现,阳光透过云层洒落的景象。"东流直下析木津,南注还归沃焦窟"借江水流动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沧桑变化。

最后,诗人以"絪缊造物初,此源无时无"表达对自然永恒的感慨,"齐州烟九点"和"蒙笼八柱青天扶"则寓言天地间的生命力。"浤浤汩汩朝还暮,沧海桑田知几度"进一步强调岁月的流转。结尾处,诗人询问采珠人,引发对神话传说的联想,"此中果否鲛人住"留下想象的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澄海楼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6)

吞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则灵潭

巉岏纡鸟道,飞瀑碧潭悬。

岚影孤城外,松风古寺前。

神龙留坏穴,绿树驻晴烟。

削壁谁题识,游踪不记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山海关

万堞苍茫横渤海,群峰环抱拱神州。

松涛乍撼金城动,蜃气遥连紫塞浮。

险辟雄关增壮势,寒侵细草入边愁。

当年百战分争地,何幸升平翠辇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凯旋入独石口

独石城边暮霭封,马嘶犹识去时踪。

出关屈指才三月,踏破云山几万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题唐子畏匡山读书图

有客示我匡山图,万山深处人读书。

丹青满眼生气逼,谁画此者唐六如。

曾闻兹山秀岩壑,襟带江湖控衡霍。

长林绝地生风霆,飞瀑垂天挂帘箔。

谷窿云蓊相吐吞,藤萝为屋松为门。

青冥无梯势突兀,探幽到此心神昏。

五老峰高人绝迹,三峡桥危心胆裂。

閒招白鹤瞰神龙,深涧疑存太古雪。

咏茅选胜构书堂,牙签玉轴纷琳琅。

无人唤起李太白,惜哉头白方徜徉。

披图谛玩经营意,惨淡霜毫无董巨。

平生剩有山水情,颇爱读书无此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