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二月九日出栈宿宝鸡县题壁(其十五)

议抚招降计已施,凋残民力久支持。

不明赏罚终何益,真举才能傥未迟。

将相有权甘自弃,英雄无种要人为。

孙吴兵法非天授,谁竭诚谋报主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观察和对治国方略的见解。首句"议抚招降计已施,凋残民力久支持"表达了对当前政策的反思,认为招降安抚虽实施,但过度消耗了民众的财力和人力,长期维持现状并非长久之计。

"不明赏罚终何益,真举才能傥未迟"强调赏罚分明的重要性,认为如果不能公正地奖惩,就无法激发士气,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来推动国家发展是必要的。

"将相有权甘自弃,英雄无种要人为"暗示高级官员应勇于放弃权力,为国家发掘和培养英雄,因为英雄并非天生,而是后天培养的结果。

最后两句"孙吴兵法非天授,谁竭诚谋报主知"借用孙武和吴起的兵法典故,指出军事策略并非天赋,关键在于有人能竭尽忠诚,为君主出谋划策。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主张以明智的政策、公正的赏罚和人才的发掘来振兴国家。

收录诗词(288)

张问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字:仲冶
  • 生卒年:1764—1814

相关古诗词

戊午二月九日出栈宿宝鸡县题壁(其十六)

才过黎州又凤州,含情重问草凉楼。

磨驴步步皆陈迹,风柳条条是别愁。

花鸟三春禁雨雪,关河千里见戈矛。

元戎谁有书生胆,快马轻刀自远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戊午二月九日出栈宿宝鸡县题壁(其十七)

长途心绪久寒灰,蜀垒秦关去复回。

两地有家离聚苦,连营无路梦魂猜。

几人还唱从军乐,何日真逢拨乱才。

行尽残山重叹息,年时已是贼中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戊午二月九日出栈宿宝鸡县题壁(其十八)

夔万巴渠鸟路长,通秦连楚斗豺狼。

天如有意屠边徼,我忍无情哭故乡。

八口艰虞犹剑外,一身飘忽又陈仓。

风诗已废哀重写,不是伤心古战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七月初四日喜晴

风棂敞虚白,久雨爱晴光。

病叶黏双屐,奇书散一床。

酒情延夜月,诗梦辟秋堂。

小助山林想,疏花种几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