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其二)别

野花如靥香车路。娇莺学语行云度。

芳时可奈落红多,幽怨肯随流水去。

长短亭标离恨谱。东西陌占销魂处。

寸心窝里寸眉尖,容得闲愁千斛贮。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俞彦的《木兰花·其二》别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离别场景。首句“野花如靥香车路”,通过比喻,将野花比作女子美丽的面颊,暗示了离别时的繁华与短暂。"娇莺学语行云度",莺鸟模仿人声,似乎在低语着离别的哀愁,行云般的轻盈也寓言着情感的飘忽。

接着,“芳时可奈落红多”,春天的美好时光却难以留住,落花纷飞,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和离别的无奈。“幽怨肯随流水去”进一步强化了离愁的情绪,将幽怨之情寄托于流水,寓意无法挽留的情感流逝。

“长短亭标离恨谱”,长亭短亭,是古代送别的常见之地,这里成了离恨的标记,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痛。“东西陌占销魂处”,东西方向的道路上,每个角落都承载着离人的魂魄,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氛围。

最后两句“寸心窝里寸眉尖,容得闲愁千斛贮”,直抒胸臆,将离别后的愁苦比作千斛之重,深藏在内心深处,形象地展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沉重和无尽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离别时的深深哀愁。

收录诗词(198)

俞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约公元一六一五年前后在世)字仲茅。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前后在世。历官光禄寺少卿。彦长于词,尤工小令,以淡雅见称。词集今失传,仅见于各种选本中

  • 籍贯:上元
  • 生卒年:公元一六0一年

相关古诗词

瑞鹧鸪.途次见桃花,有怀作

曾领玄都第一枝。年年常恨占春迟。

水流溪畔魂销后,日落江南肠断时。

梦逐彩云迷远道,泪和红雨上游丝。

故园门巷多车马,正待惊郎向阿谁。

形式: 词牌: 瑞鹧鸪

鹊桥仙.七夕雨

珠蕊初翻,银河乍满,风浪其间惯历。

须信来宵忆此宵,总迢递、应强寥寂。

无赖封姨,多情乌鹊,毕竟佳期还觅。

别离岁岁一般情,又何用、常年悲戚。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虞美人(其一)夜坛

醮星坛上雯华湿。露泫光如滴。步虚声里月方中。

看取蔚蓝浮翠满晴空。黄庭内景经初了。

宝鼎沉烟小。清微虔叩玉宸君。

正是天心子半夜初分。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二)怀故

三十年前荣乐事。梦境浑相似。祗今留得梦醒人。

犹有青灯白发伴残春。渐无亲戚来情话。

间亦微吟罢。天公容我老闲身。

更乞三杯软饱梦和神。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