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俞彦的《木兰花·其二》别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离别场景。首句“野花如靥香车路”,通过比喻,将野花比作女子美丽的面颊,暗示了离别时的繁华与短暂。"娇莺学语行云度",莺鸟模仿人声,似乎在低语着离别的哀愁,行云般的轻盈也寓言着情感的飘忽。
接着,“芳时可奈落红多”,春天的美好时光却难以留住,落花纷飞,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和离别的无奈。“幽怨肯随流水去”进一步强化了离愁的情绪,将幽怨之情寄托于流水,寓意无法挽留的情感流逝。
“长短亭标离恨谱”,长亭短亭,是古代送别的常见之地,这里成了离恨的标记,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痛。“东西陌占销魂处”,东西方向的道路上,每个角落都承载着离人的魂魄,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氛围。
最后两句“寸心窝里寸眉尖,容得闲愁千斛贮”,直抒胸臆,将离别后的愁苦比作千斛之重,深藏在内心深处,形象地展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沉重和无尽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离别时的深深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