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二首(其二)

乘鄣蛮云白,行营汉月新。

回中牧马地,句注引弓民。

傍夏不消雪,入关才有春。

天王大一统,冒顿久称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明代张元凯的《塞下二首(其二)》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和军事气象。首句“乘鄣蛮云白”展现了边疆地区特有的云雾缭绕,云色洁白,与“蛮”字相呼应,暗示了异域风情。次句“行营汉月新”则点出军营中的明亮月光,烘托出边塞夜晚的独特氛围。

“回中牧马地”和“句注引弓民”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边疆的生活场景,回中是古代边防要地,牧马之地可见边军的活动,而句注则可能指代边关附近的山脉,弓民则暗示了当地居民习于射箭的习俗。

“傍夏不消雪,入关才有春”两句通过对比,描绘了边塞气候的严寒,即使夏季仍有积雪,而进入关内才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展现了地域之间的气候差异。

最后两句“天王大一统,冒顿久称臣”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自豪以及对边疆稳定局面的欣慰,提及冒顿单于曾臣服于中原王朝的历史,寓意着边疆的安宁与和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塞风光为背景,融入了军事与民族融合的元素,体现了明朝边塞诗的特色,既有边塞的雄浑景象,又有对国家强盛的赞美。

收录诗词(896)

张元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少年二首(其一)

长杨驰马去,平乐斗鸡回。

婉媚贝为带,欢娱金作罍。

横行羡田窦,侍从陋邹枚。

不惜耽荒宴,朱颜良易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少年二首(其二)

桃李芳菲候,流苏春帐悬。

文君侍琴瑟,太主发金钱。

玉具芙蓉剑,银装玛瑙鞭。

单车花底散,人望俨如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折柳

三春杨柳绿,一望泪潸潸。

匹马此曾系,长条忍再攀。

翠凋愁里鬓,红减别时颜。

风絮轻千里,将心度玉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边月

半轮升古塞,长剑度河堤。

绕碛黄狐穴,连沙白雁栖。

军声传蓟北,霜色满辽西。

此际征人泪,应同少妇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