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光寺

寺藏两山腹,路转百步阴。

登高试病脚,掬冷清烦襟。

败壁龛石刻,岁月不可寻。

唯应查公石,俛仰阅古今。

屋古囷枝柱,摧颓力难任。

何当咄嗟办,嗣彼钟梵音。

兴衰岂关吾,得酒且满斟。

归路有溪月,揽之醒吾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寺庙深藏在两山之间,道路曲折每百步就阴凉一片。
我试着登山以测试病弱的脚,捧起清凉的水洗去内心的烦躁。
破败的墙壁和石刻,年代久远难以追寻。
只有查公石见证了历史,俯仰间阅尽古今变迁。
古老的房屋,朽坏的梁柱,人力无法支撑。
何时能迅速修复,让钟声再次回荡?
世事兴衰与我无关,还是先满饮一杯吧。
归路上有溪水映照着明月,让我心灵得到清醒。

注释

寺:寺庙。
腹:中间。
路:道路。
阴:阴凉。
病脚:病弱的脚。
烦襟:内心烦躁。
败壁:破败的墙壁。
龛:石龛。
查公石:具体的历史人物或遗迹。
俛仰:俯仰。
屋古:房屋古老。
囷枝柱:朽坏的梁柱。
咄嗟办:迅速完成。
钟梵音:钟声。
归路:回家的路。
溪月:溪边的月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松游历山光寺的所见所感。首句"寺藏两山腹,路转百步阴",写出了寺庙深藏于山间幽静之地,道路曲折,阴凉宜人。接着的"登高试病脚,掬冷清烦襟",表达了诗人登山时试图舒缓病痛,清风冷意使人心情舒畅。

"败壁龛石刻,岁月不可寻",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遗迹的残破,岁月的痕迹难以追寻。"唯应查公石,俛仰阅古今",诗人特别提到查公石,仿佛通过它能跨越时空,感受古今变迁。

"屋古囷枝柱,摧颓力难任",描述了古屋的破败,显示出人力无法挽回的衰败景象。然而,诗人并未因此沮丧,反而在"何当咄嗟办,嗣彼钟梵音"中表达出期待修复的愿望,希望早日恢复寺庙的钟声。

最后两句"兴衰岂关吾,得酒且满斟",诗人认识到兴衰不由个人左右,不如暂且放下忧虑,享受当下,借酒浇愁,以溪月为伴,让心灵得到净化。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寺为线索,融入了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422)

朱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郑圃

城郭不去眼,而得林壑娱。

低回抚壮心,欲吐无与俱。

铿然一枝筇,细磴争樵渔。

挽衣径与饮,不省谁为吾。

形式: 古风

六月二十二日雨中寄余越园津沽

暑雨轩窗尽夕阴,别怀初写重沉吟。

相望咫尺津沽路,一日南东江海心。

人乐有归成隐去,乱生如夏与秋寻。

庭乌岂为飘风止,向母依巢自昔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答保安江师送米

不见道人久,天涯岁云除。

朝来食指动,忽接送米书。

念师折脚铛,五合未省馀。

虽无覆餗祸,尚有乞食逋。

云何怜孤客,日受饥火驱。

未曾贷监河,矧肯索胡奴。

谁言斗升意,矫矫超万夫。

嗟予事笔耕,轻弃南亩锄。

慁烦方外客,此计良已疏。

何时事粗了,归葺五亩居。

生涯寄绵竹,岂即非良图。

不为泉壤蚓,愿学江湖鱼。

形式: 古风

立秋日,园坐,得句,欲持赠某君,未果,姑存吾诗

口君有书未暇读,乃复奔走豪率间。

廿年交谊我不道,异日相求嗟莫还。

集林暝雀朝飞失,出水秋根壁立闲。

踪迹各殊老俱至,可怜衰草满江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