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隋朝桧下访仙真,五十年前夜榻身。
至道宫前天目顶,羡公去作卧云人。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追寻。"隋朝桧下访仙真,五十年前夜榻身"两句,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仙人的寻访历程,以及这种寻访行为在个人生命中的重要性。"至道宫前天目顶,羡公去作卧云人"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于能够到达仙境、与神灵交流的强烈渴望。
诗中运用了隋朝作为时间背景,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增添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神秘色彩。至道宫前天目顶,是对仙境之高远和神圣的一种描绘,而"羡公去作卧云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成为云中游走之人的羡慕与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悠远,通过对仙真和仙境的追寻,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超脱尘世、达到精神自由的深刻渴望。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筠溪四十三岁夭,师弟与兄传夜衣。
国手棋高更有著,百年政恐疾于飞。
雪天人品最高者,蓑笠江干一钓竿。
才有侍儿焉识此,党晖陶谷总酸寒。
酒箴酒颂日夜读,后喜伯伦前子云。
浪说平生三万卷,一言无用总虚文。
舐犊区区笑老牛,阿瞒焉恤一杨彪。
英雄误理大床话,卖药惟应学伯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