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王松的《登台北城楼感题》表达了深深的忧国之情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干戈况复阻归舟"描绘了战乱频仍,连归家之路都受到阻碍的艰难局面,显示出诗人身处动荡时局的无奈与忧虑。"满地哀鸿更倦游"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将战乱带来的难民比作疲倦的鸿雁,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后两句"今日英雄齐洒泪,岂惟王粲独登楼"直抒胸臆,指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不仅仅是王粲(三国时期才子,曾有《登楼赋》传世)这样的文人墨客,就连英雄豪杰也一同感怀,纷纷落泪。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团结共渡难关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登楼远眺,寓言象征,展现了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以及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