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武陵道中》由宋代诗人唐庚所作,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武陵道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朝持汉使节,暮作楚囚奔”,以“汉使节”与“楚囚”为喻,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从早晨出发时的使命与希望,到傍晚时分却仿佛落入困境,遭遇挫折的无奈与失落。这里不仅反映了旅途中的实际变化,更蕴含了人生道路上的起伏与挑战。
接着,“路入离骚国,江通欸乃村”,诗人将眼前的景象与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的作品《离骚》相联系,暗示着自己内心的波澜与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同时,“江通欸乃村”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似乎在提醒读者,即使在艰难的旅途中,也应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垣墙知地湿,草木验冬温”,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环境的敏感观察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体悟。地湿、冬温这些细节,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象征着岁月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
最后,“寂寞桃源路,行人祗断魂”一句,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一个更加深远的境界。桃源路,常被用来比喻理想的避世之地或心灵的归宿,而“行人祗断魂”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时的孤独与迷茫。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意义、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思考。
整体而言,《武陵道中》通过对旅途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