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二首(其一)

长相思。望归难。传闻奉诏戍皋兰。龙城远。雁门寒。

愁来瘦转剧。衣带自然宽。念君今不见。

谁为抱腰看。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是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缱绻。"长相思,望归难"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回归的渴望,但这种渴望又是那么的艰难。在古代中国,戍边疆、守关隘是一种常见的情形,"传闻奉诏戍皋兰"中,诗人听说某地奉命戍守,这里的"奉诏"意味着接受皇帝的命令,体现了古代文人的忠君思想。"龙城远,雁门寒"则进一步描绘了一种孤寂和荒凉的边塞景象,其中"龙城"可能指的是某个边陲城市,而"雁门"则是古代边关之名,这里的"寒"不仅形容气候,更有着情感上的冷清。

接下来的"愁来瘦转剧,衣带自然宽"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生的忧愁和身体上的消瘦。古代文人常用"愁"来形容心中的苦闷,而"瘦转剧"则是这种情感影响到了肉体,形成了一个内在到外在的变化。同时,由于消瘦,原本贴身的衣带也变得宽松,这种细节描写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把握。

最后两句"念君今不见,谁为抱腰看"则是诗人在思念中寻找慰藉。这里的"君"是对远方所思者的亲昵称呼,而"抱腰看"则是一种古代夫妻间的亲密举动。在这两句里,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他渴望有人能在他孤独和忧愁时给予关怀,但这种期待又是那么遥不可及。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代文人特有的深沉情感和卓绝的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39)

徐陵(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徐摛之子。南朝梁陈间的诗人,文学家。早年即以诗文闻名。八岁能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与宋朝郭茂倩并称“乐府双壁。”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至德元年去世,时年七十七,赠镇右将军、特进,其侍中、左光禄、鼓吹、侯如故,谥曰章。有四子:徐俭,徐份,徐仪,徐僔

  • 籍贯:东海郯(今山东郯城)
  • 生卒年:507~583

相关古诗词

长相思二首(其二)

长相思。好春节。梦里恒啼悲不泄。帐中起。窗前髻。

柳絮飞还聚。游丝断复结。欲见洛阳花。

如君陇头雪。

形式: 乐府曲辞

出自蓟北门行

蓟北聊长望,黄昏心独愁。

燕山对古刹,代郡隐城楼。

屡战桥恒断,长冰堑不流。

天云如地阵,汉月带胡秋。

渍土泥函谷,挼绳缚凉州。

平生燕颔相,会自得封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关山月二首(其一)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关山月二首(其二)

月出柳城东,微云掩复通。

苍茫萦白晕,萧瑟带长风。

羌兵烧上郡,胡骑猎云中。

将军拥节起,战士夜鸣弓。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