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冬至夜

今夜云开北陆风,丈三将到土圭中。

剥穷谁见阴阳妙,来复方知天地功。

孤坐看灯浑是梦,苍颜被酒不生红。

却怜土俗追时节,言语虽殊意亦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今夜云散北风吹起,将近三丈的影子投向土圭中心。
谁能洞察阴阳之奥秘,只有在万物轮回中才理解天地之力。
独自坐着看灯,如同梦境,满面沧桑,饮酒也无法再显红润。
然而,尽管地方风俗各异,追求时令习俗,言语虽有差异,心意却是相同的。

注释

北陆风:古人以北斗星为指南,北陆风指北方吹来的风,象征着季节更替。
土圭:古代测量日影长度的工具,用来确定节气和方向。
剥穷:指事物的消亡或衰落。
阴阳妙: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指宇宙间对立统一的两种基本力量。
来复:指四季循环往复,万物生长变化。
孤坐:独自一人坐着。
浑是梦:仿佛置身梦境。
苍颜:形容面容衰老。
追时节:遵循时节的变化。
言语虽殊:虽然语言不同。
意亦同:但心意相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夜晚的景象,诗人郑刚中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表达了对阴阳变化和天地规律的深刻理解。"今夜云开北陆风",形象地写出了冬至夜晚云散风起的气候特点,"丈三将到土圭中"则暗指冬至时刻的到来,古人以土圭测日影确定节气。

"剥穷谁见阴阳妙,来复方知天地功",这两句寓言般地揭示了阴阳消长的奥秘,只有在阴阳交替、天地轮回中,人们才能体验到自然的神奇与造化之功。诗人独自坐着看灯,感觉如同梦境,感叹岁月如梦,自己苍老的容颜即使饮酒也无法恢复青春红润。

最后两句"却怜土俗追时节,言语虽殊意亦同",表达了诗人对民间习俗的感慨,尽管各地风俗语言各异,但人们对于节令的庆祝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却是相通的。整首诗寓情于景,富含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自然、体悟人生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经月门无客客至必谓予此居萧然如僧舍

东望麟山耸若幢,碧罗盘曲注西江。

邻家蜜满蜂臣分,屋角窼成燕子双。

门设雀罗遮坐客,灯排金粟照书窗。

须还住处如僧舍,拄杖挑云到此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茉莉

小锸移根带藓苔,暑中相对亦佳哉。

素英吐处祗如玉,清思牵人全似梅。

浅绿剪罗和叶看,真香捣麝逐风来。

观君可与酴醾并,高士宁容俗子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临刈旱苗二首(其二)

可怪书生命分穷,频年荒歉苦天公。

枯陂尽作龟纹裂,旱穗浑如雀啄空。

佃客腰镰痴不割,长官受状远难通。

归来笑向儿童道,定是今年饿杀侬。

形式: 古风

临刈旱苗二首(其一)

黄梅雨断水如汤,百日连秋苦亢阳。

所在自应知孝妇,孰云今尚有弘羊。

沛然天泽因谁靳,蠢尔黎民重可伤。

罪已伫闻须圣诏,中兴仰首望君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