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六首(其四)

年来领略东风意,赚人尝尽愁滋味。

吹得客愁浓,东风又别侬。

眉痕春未泄,无处传消息。

莫为落花颦,花还怜惜人。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鉴赏

这首《菩萨蛮》的第四首,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独特感悟与内心情感的流露。

首句“年来领略东风意”,开篇即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东风不仅带来了春的气息,也引发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思考。接下来,“赚人尝尽愁滋味”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东风赋予了情感色彩,仿佛它在故意引诱人们品尝愁苦的味道,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并非总是带来欢愉,有时也会伴随着离别的伤感。

“吹得客愁浓,东风又别侬。”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东风不仅带来了愁绪的加深,也预示着离别的时刻即将到来,让人在享受春光的同时,心中不免生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眉痕春未泄,无处传消息。”这里以“眉痕”比喻春意的细微变化,春尚未完全显露其生机勃勃的面貌,却已悄然在人们的表情中留下了痕迹。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春天微妙变化的敏感捕捉,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最后,“莫为落花颦,花还怜惜人。”这句诗以花喻人,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而美好的感慨。即使面对落花的凋零,也不必过于哀愁,因为花儿懂得珍惜与怜悯那些欣赏它美丽的人。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诗意解读,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独到见解。

整体而言,这首《菩萨蛮》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独特体验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六首(其五)

屏山莺劝寻春驾,窥窗绮日眉初画。

妆罢卷帘齐,晓风吹绣衣。

江城花未嫁,湖舫如潮下。

何处约邻姬,前村杨柳西。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六首(其六)

蕊黄挹露秋心吐,燕支点缀梢头雨。

厌鬓一枝鲜,花红月又圆。

携来香满袖,昼静微吟候。

白发自风流,好花长聚头。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渔家傲

东望山阴何处是,两年转侧干戈里。

夜夜梦归家万里。柯溪涘,柴门白发携兄弟。

旧隐湖塘谁得似。林岚都对门前水。

旅箧青山无一纸。从公计,渔庄画我承平事。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阮郎归

陌头长忆踏青期,缃裙春草齐。

钿车停处夕阳低,鹧鸪金绣衣。

瑶笛趁,翠罂携,风光归路迷。

门前花落又成蹊,谁家郎马蹄。

形式: 词牌: 阮郎归